事件调查:打工子弟学校分流“一波三折”
发表时间: 2011-11-11来源:

 

 最近,一段视频《实拍打工子弟学校的最后一课,全班哭声一片》在网络上热传。视频附带文字说:今年8月,打工子弟学校东坝实验学校被取缔,而校方选择“顶风”开学。2个月后,校方终究没能顶住压力,被迫关停。10月21日,是学生在这所学校的最后一天。

  这些孩子为何而哭?为何在学期中间分流学生?拟关停的学校目前情况怎样?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日来到事件发生地——北京市朝阳区东坝实验学校,进行了采访调查。

  疑问一:课堂为何哭声一片?

  【调查】 学生并没失学,痛哭源于师生感情深厚

  网上这段视频中,一名女教师用哽咽的声音对同学们说:“大家要在以后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仍然用你们灿烂的笑容去学习、去生活。不管走向哪里,一定要自信、乐观、努力……”视频中反复出现了同学们“哭声一片”的场景。

  记者了解到,这段视频拍摄于10月21日的五年级课堂,传到网上后迅速“发酵”,不少媒体也竞相报道。

  视频的拍摄者小曾在酷6播客上介绍自己是一位“职业拍客,纪录片制作者”。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从8月份开始关注打工子弟学校,听说朝阳区教委要在10月21日对东坝实验学校的打工子弟进行分流安置,就来到了校园。

  下午两点多,朝阳区教委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所所长张连海等到学校跟老师们开会,征求大家对教师分流的想法和意愿,并让通知学生家长第二天来学校开会。

  按照课程表,五年级最后一堂要上英语课。班长宋晓亮告诉记者,当时,教英语的翟老师走进教室跟同学们说,学校马上就要停办了,同学们将分流到公办学校去读书,条件会更好。老师们要去开会领表,让大家自学。

  “虽然翟老师教大家才一个多月,但每周都会教唱一两首英语歌,大家与老师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五年级中队委冶宏强对记者说,一些同学就开始给老师叠卡片、写纸条。等翟老师开完会回来,看到一张张纸条、卡片,就说了视频上的那一段话,“说着说着,就情不自禁地哭了。”几个女同学也跟着哭了,于是很多同学都哭了起来。

  当时,小曾正在隔壁教室窗户外拍摄。“别的教室都很平静,突然听到这边传来孩子的哭声,我就赶紧拍下了这些画面。”小曾说,自己把视频发到网上,也没想别的,只是希望“原生态地真实记录”打工子弟的喜怒哀乐,没想到会引起众多网友和一些媒体的“不同解读”。

  疑问二:为何学期中间分流学生?

  【调查】 停办有损失,家长有需求,学校提前开学并硬撑;分流压力来自乡里

  朝阳区教委社会力量办学科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深知学期中间分流学生难度很大,任何一个环节衔接不好,都可能给学校的办学秩序和孩子学习带来影响,因此,最初区教委“并不主张在学期中间安排学生分流”。

  “压力主要来自乡里。”这位负责人表示,学校按照属地管理,所在的东坝乡三天两头打电话,说学校方面“已经同意放弃办学,随时可能关门停办”,催促区教委“抓紧想办法,安置分流学生”。

  那么,为何乡里急于让学校关闭呢?据朝阳区教委介绍,东坝乡此次列入关停名单的打工子弟学校一共有4所。“另外3所都关了,如果允许这所还办着,其他已经关了的会有意见,甚至会反弹。”于是,从9月20日学校举办人同意关闭学校、分流学生起,东坝乡就开始催朝阳区教委“着手安排分流事宜”。

  记者就此致电乡里想了解相关情况,东坝乡文教科高科长表示“不便多说”,便挂了电话。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朝阳区教委作出“分两步走”的具体安排:第一步,先分流初中和小学高年级学生,均安排到周边3所公办学校免费就读;第二步,把小学低年级同学分流到几所具有办学资质的“委托民办校”就读。

  东坝实验学校是今年暑期朝阳区计划关停的9所未批打工子弟自办校之一。往年,学校都是9月1日开学。今年这所学校却提前开学,原因何在?

  学校举办人代表万先生说,暑假前学校就预收了学生的课本费,初中每人200元,小学每人100元。暑假期间,有部分家长来找学校,希望学校能继续办下去。于是学校就提前于8月15日开学了。

  据介绍,8月8日起,学校“停水断电”,持续到9月20日左右。最开始,天气炎热,学校便租了一台发电机,每天租金、油耗花费千元。后来天气转凉,就把租的发电机退了,夜间照明靠点蜡烛。至于教师和学生生活用水,则雇人用水车拉。

  据学校有关人士介绍,3位股东开办这所学校投入不少钱,合同未到期就停办,会有损失。他们找到乡里,得到的答复是“不能给予补偿”。“当时如果给一些补偿,我们可能早就关门不办了,也不会硬撑到现在。”万先生说。

  疑问三:目前该校是否已停办?

  【调查】 分流方案暂缓执行,学校继续办学到本学期末

  10月22日,约九成的家长参加了分流学生家长会,每个家长领到一份学生分流通知书。通知书上说,东坝实验学校经区、乡相关职能部门多次联合检查,在房屋安全、消防、卫生保健等方面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并且没有合法办学资质。“为确保孩子接受正规教育,有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东坝实验学校决定停止办学。”

  发给初中学生家长的通知书说,“初中一、二、三年级,免费进入东坝十六中、楼梓庄中学就读”。发给小学高年级学生家长的通知书上说,“小学四、五、六年级,免费进入康静里小学就读。”

  当时,初中三个年级一共75名同学,除了一个家长不同意,其余74名学生的家长都在通知书上签了字。小学高年级部分,同意分流并签字的只占一小半。

  五年级班主任刘玉莲说,“区教委的领导苦口婆心地跟学生家长讲道理,工作方法也很人性化,我们看在眼里都挺受感动的。”

  把打工子弟分流到公办学校,办学条件好多了,也不收学费和课本费,按理说是一件好事儿。可有些家长为何不愿意呢?据了解,一些是因为分流学校离家远,一些是因为课程进度跟不上。

  小学六年级的李轲每天带着小学二年级的妹妹上下学。她的父亲李菊生在市场卖菜,每天凌晨2时就出门上货,下午两三点钟才能回家。8月中旬,乡里下发分流通知,他说自己“压根儿就没接”。这回分流,他还是不同意。“把大孩子分流到别的学校了,小孩子上学咋办?我们哪有时间接送孩子啊!”而且,两个孩子的学费加课本费一共1600元,他10月份才给东坝实验学校缴清,学校也不会全额退钱。

  根据10月22日家长会和第二天学生到公办学校报到情况,朝阳区教委相关部门决定:为防止分流造成新的波动,分流方案暂缓执行,东坝实验学校继续办学到本学期末。万先生表示,他们会按照区教委的安排,坚持开办到这个学期末。

  链接

   在京随迁子女七成就读公办校

  截至2011年秋季开学,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已达约47.8万人,比2010年同期增长4.4万人,创历史新高。其中,在全市公办学校就读的约33.9万人,占总数的70%。

  面对巨大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需求,北京市坚持“流入地政府负责、公立学校为主”,努力扩大公办学校接收数量,同时,对接收随迁子女较多的区县和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予以专项补助,为已经批准的自办学校配备办学设施设备,资助取暖费、杂费,并在朝阳、丰台、大兴、昌平等地区建设了5所流动学校。

  据不完全统计,为安排好随迁子女入学,自2006年以来,北京市、区两级财政投入约164.4亿元。加上自2004年以来投入的各种专项资金,累计总投入超过170亿元。(记者杨明方整理)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