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汲取传统文化的道德养分
发表时间: 2014-11-06来源:

  文/李兆清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此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金秋十月,整齐划一的诵读声从后塍文化中心缓缓流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一句句充满对父母孝道的诗句,在整个文化中心回荡。10月4日,张家港第六届中华传统文化公益大讲堂在后塍文化中心拉开序幕。(10月27日《张家港日报》)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智慧。如今,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弘扬孝道是新时期推进养老工作的需要。应该说,大部分人是孝敬父母的,但也有少数人不孝敬父母。而这种不孝敬,大都是从小时候养成的。弘扬孝道,打牢未成年人的道德底色,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应有之义。

  传统文化经典中有不少内容与当下的道德建设相吻合。《弟子规》讲述如何孝敬父母,是如今推进孝道教育、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很惭愧的是,由于之前不重视这一块,导致不少人不知道《弟子规》,即便知道《弟子规》、也没有多说人能够背出来。如今推进传统经典的诵读,正是补上缺失的这一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先成人、然后再成才。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必须打牢道德根基。未成年人阅读的书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未成年人记忆力强、模仿性强,这个时期背诵传统文化经典,或许有些内容不能深刻理解,但传统文化经典之所以经典是有其深刻缘由的。先让传统文化经典在脑海中打上深刻烙印,随着年岁渐长、个人的理解力逐步提升,就能够渐渐理解传统文化经典的含义。

  《弟子规》讲述的是孝道,讲述的是做人的道理。未成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道德品行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好的道德品行能增强一个人的定力。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习总书记“三严三实”就包括“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塑造好的道德品行是成长的必修课。传统文化中的不少内容对当下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很有启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该忽视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其实,《弟子规》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易读易背,诵读《弟子规》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诵读《弟子规》的过程,是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是潜移默化接受孝道理念的过程,是让孝道入耳入脑入心的过程。孝道入耳入脑入心了,是践行孝道的基础。顾炎武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诵读《弟子规》的读书声,是培养未成年人孝敬父母美德的开始,是培养未成年人家庭责任感的起始。

  愿各地都能通过经典诵读,让未成年人在诵读的过程中汲取道德养分、促进个人的道德成长。

全民学习《弟子规》工作委员会·和谐中国网总编、和谐中国书画院长、台湾孔子学院特聘教授、《弟子规》现代修订者李耀君老师“《孝经》、《弟子规》、《群书治要》等中华传统文化”讲座报告预约,《弟子规》合作印制、《弟子规》捐赠 短信158 1010 2998   电话010-5143 8660   微信liyaojun1966   QQ:330835268】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