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洽会: 把尊荣成功祥和平安的期许与祝福传向世界
发表时间: 2009-08-21来源:

  8月18日上午十时,2009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银川隆重开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左三),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右三),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左二)、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右二),
国家商务部部长助理崇 泉(左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王锦珍(右一)
共同为2009宁洽会启幕


 观察网主编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王正伟主席(来源:观察网



中国(宁夏)国际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节风光无限

 

 把尊荣 成功 祥和 平安的期许与祝福传向世界

  自2006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的中国宁夏国际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节暨宁夏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一节一会”),今年华丽“变身”为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宁洽会”),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大型综合性国际展会,由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
  “宁洽会”以“开放 友谊 合作 共赢”为主题。旨在充分利用宁夏回族自治区与世界穆斯林天然联系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优势和资源富集优势,把宁夏打造成为中国清真食品的生产基地和国际清真食品流通集散地,构筑中国面向穆斯林世界的经贸交流、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平台。
  第四届中国(宁夏)国际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节。目前,全世界穆斯林人口约1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4,全球清真食品年交易额约为1500亿美元,清真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宁夏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种类多、品质高,生产达到规模化、标准化,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与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清真HALAL认证机构达成相互认证协议,为中外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的交流合作创造了便利条件和巨大商机。本届国际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节,将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层次,突出特色,打造成世界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特色精品的节庆。
  第二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回族自古就有善于经商的良好传统,历经千百年风雨锤炼,回商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民族文化,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及对外商贸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本届回商大会将进一步展现回商艰苦创业的精神风采,形成振兴中华的创业共识,弘扬兼容并蓄、中西结合、合作开放的回商文化,成为世界回商的一次盛会。
  国际羊绒(毛)精品展。世界羊绒看中国,精品羊绒在宁夏。中国羊绒占世界羊绒产量的50%,宁夏年加工无毛绒4000余吨,占全国总量的50%左右。国际羊绒(毛)精品展旨在充分利用宁夏羊绒原料集散地和精品无毛绒加工的优势,为业界推广羊绒产品、发展贸易伙伴、了解和交流国际前沿技术及时尚潮流打造更为宽广的平台。
  宁阿经贸合作发展研讨会。宁夏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经济与伊斯兰经济具有天然的联系。研讨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推动宁夏和阿拉伯国家企业交流、合作和共赢,有力地促进在宁夏建设中国向阿拉伯国家开放的窗口和经贸文化交流的平台。
  国际清真产业合作发展论坛。这是由国家民委、商务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高水平国际学术论坛。将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就中阿经贸合作、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等有关问题,展开专题演讲和深入研讨,推动国内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等民族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宁法葡萄酒产业合作发展论坛。宁夏贺兰山东麓最适宜葡萄种植,发展葡萄酒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被誉为“中国的波尔多”。通过宁法葡萄酒产业合作发展论坛,推动包括法国在内的国内外客商与宁夏共同发展葡萄酒产业,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宁台投资贸易与合作论坛。旨在全面加强宁夏、台湾两地人员往来,增进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宁台合作迈上全新台阶。
  本届“宁洽会”以“开放、友谊、合作、共赢”为主题,通过考察了解、举办展览、洽谈对接等形式,宣传和展示宁夏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良好的投资环境,巨大的发展潜力,加深国内外客商对宁夏的全面了解,紧紧抓住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并向西部转移、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日益扩大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宁夏的民族特色和资源、产业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开拓招商引资新领域,积极开辟经贸合作新渠道,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客商投资宁夏,促进宁夏的发展。
  同期还有国际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展、第五届中国西部特色农业(宁夏)展示合作洽谈会、国际羊绒(毛)精品及现代轻工电子展、旅游展、国际投资洽谈特装展、综合产品展、特色农产品展、大型机械装备展等展会,回族文化、服饰、特色美食节,以及2009中国杂粮杂豆产业国际论坛暨产品展示会和“宁洽会在线”网上投资贸易洽谈等活动。
  宁夏人民只有一个声音:“我们真诚邀请各位尊贵的客人和朋友,在金秋八月,做客塞上江南新天府,感受最神秘的西夏历史,欣赏最独特的回乡风情,呼吸最新鲜的空气,品尝最甘甜的西瓜和最醇香的牛奶,吃最好的羊肉;让更多的朋友们了解宁夏、关注宁夏、投资宁夏,与我们携起手来,共谋发展。”

美丽 富饶 神奇 开放奋起的宁夏

  美丽的宁夏,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浓郁的回乡风情、古老的黄河文明、雄浑的大漠风光、神秘的西夏文化,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她地小物博而山河壮美,回汉共处其风情迥异,是祖国西部旅游观光的胜地、创新创业的乐园、投资置产的热土。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10月,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辖5个地级市、22个县(市)区,总人口618万,其中回族占36%,各族群众团结得像一家人一样,是全国民族团结的典范。宁夏地处中国版图中轴线上;海拔平均1090米,自然风光旖旎壮美。中华母亲河黄河宛如一条玉带,397公里自南而北奔流不息,世代哺育着宁夏平原。宁夏古有“塞上江南”的美誉,今有“十大新天府”的盛赞;首府银川市犹如镶嵌在黄河玉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辐射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甘肃东部的区域化中心城市;以银川为龙头,一个新兴的沿黄河城市带(群)正在崛起,“黄河金岸”的盛世美景正在展现。
  富饶的宁夏,具有丰富的光热、土地、水和矿产资源。耕地总面积1650万亩,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3位,引黄自流灌溉690万亩,是全国四大自流灌溉区和12个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是国务院确定的现代农业、旱作节水农业、生态农业“三大示范区”,有中国的“枸杞之乡”、“甘草之乡”、“马铃薯之乡”、“长枣之乡”、“滩羊之乡”之称,也是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中国羊毛绒的最大集散地,有可与法国波尔多媲美的世界优质葡萄栽培生态区,80%的农产品属于绿色有机食品。现已探明矿产50多种,以丰值度衡量,人均自然资源潜值为全国平均值的163.5%,居全国第五;煤炭探明储量全国第六,人均产煤第三,人均发电量全国第一。
  神奇的宁夏,既有浓郁的回乡风情,更有塞上江南新天府的美景;既有神秘的西夏历史渊源,更有雄浑的大漠风光、醇厚的黄河文化,“两山一河”(贺兰山、六盘山、黄河)、“两沙一陵”(沙湖、沙坡头、西夏王陵)、“两堡一城”(将台堡、镇北堡、古长城)、“两文一景”(回族伊斯兰文化、西夏文化、塞上江南景观)星罗棋布,交相辉映,岳飞《满江红》、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等不朽诗篇使这方神奇的土地蜚声四海,已经成为祖国西部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开放的宁夏,依托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通边达海的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所有市县一小时之内都可走上高速公路;依托《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权力,形成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一整套开放政策体系;依托长期相互交融的移民、游牧、农耕、回族伊斯兰等多种文化,形成了宁夏人不封闭、不排外、不保守,兼收并蓄、和谐共生的开放包容心态。作为全国惟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和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区,依托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世界合作交流的人文优势和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的产业优势,具有民族特色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正在勃勃兴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8]29号,2008年9月7日)明确了宁夏建设“六大基地、六个示范区、一个目的地”的战略定位,国家20多个部委专门出台了支持宁夏发展的政策文件,为宁夏的改革开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标志着宁夏已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
  奋起的宁夏,正在勃勃兴起内陆开放型经济。社会稳定、交通发达、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科技、卫生、教育、文化、邮电通讯等社会基础建设日益完善,人民安居乐业,GDP已经突破一千亿大关,高速公路突破1000公里,电力总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粮食总产、单产都创历史最高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全国第6位,金融机构的新增贷款为全国第5位,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加绝对额是30年来最高的,宁夏教育“两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经过了国家验收等。

开放 友谊 合作 共赢

  21世纪,贸易与环境的冲突引发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有所减缓,区域经济集团化浪潮日益高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一种互补竞争、协作发展的关系。宁夏从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贸易与人文环境的发展理念入手,分析区域经济增长、贸易与人文环境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探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安排下的贸易与环境经验与政策调整方向,于2006年提出并开始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宁夏)国际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节暨宁夏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一节一会”),构建以人文资源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确保经济贸易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合理推进区域性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连年来,“一节一会”盛况空前,把尊荣、成功、祥和、平安的期许与祝福传向世界。今年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指引支持下,更名为内涵相同的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宁洽会”),其宗旨还是充分利用宁夏回族自治区与世界穆斯林天然联系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优势和资源富集优势,把宁夏打造成为中国清真食品的生产基地和国际清真食品流通集散地,构筑中国面向穆斯林世界的经贸交流、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的平台。
  “宁洽会”中的中国(宁夏)国际清真食品暨穆斯林用品节以“开放、友谊、合作、共赢”为主题,将通过洽谈交流、招商引资、经贸合作等多种形式,全面宣传展示宁夏及兄弟省、市、区的清真食品、民族用品和国内外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的发展盛况;谋求国际间、区域间多层次、全方位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加快优势资源的开发转换,打造宁夏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窗口和经济文化交流平台。

塞上神秀喜迎四海宾客豪情飞扬共绘开放盛景

  今年,宁夏为了把“宁洽会”办出特色、办成品牌,把宁夏打造成我国面向穆斯林国家开放的前沿阵地,为此,已经诚挚邀请了一些国内外政府机构、国内外知名企业、各类投资商、经济合作组织、投资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团体,届时将齐聚一堂,在塞上江南的湖城银川参会、参展。

清真产业潜力巨大

  宁夏清真食品是指按照世界穆斯林认同的饮食规约而生产、加工、存储、运输、销售的食品统称。因其崇尚绿色,制作卫生科学、清洁而受到世人的喜欢;被宁夏政府列为重点扶持发展的特色产业。目前在我国,有10个民族的2300多万穆斯林人口具有清真饮食习惯,清真食品消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从世界范围看,仅伊斯兰会议组织就有57个正式成员国,加上散居各国的穆斯林,约有1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食用清真食品,形成了巨大的清真食品国际市场。正因为如此,国内许多省区都在围绕清真品牌,积极挖掘民族和地方特色,大力发展清真食品产业,在清真食品领域大做文章,都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
  宁夏具有发展清真食品产业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和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方面,宁夏处在中国版图中轴线上的心脏位置,银川机场位于国际雅布赖航路上,1800公里以内可以通达全国所有的省市,3700公里以内可以和中东地区、东南亚各穆斯林国家联通,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必经之地,历史上就是与中东、阿拉伯国家发展贸易的一个重要的地区。近几年已经跟中东、阿拉伯国家以及其他国家,发展贸易的往来国家已经达到124个。文化优势方面,众所周知,宁夏回族220万,占总人口数36%。回族人善于经商,大约有1300年的经商历史,擅长做清真食品、发展穆斯林用品,这方面的基础很好。宁夏作为全国十大穆斯林地区之一,全国的商品粮基地之一,是一个绿色食品的基地。现在宁夏还是一个具有清真HALAL认证资质的省区,已经和马来西亚还有其他国家达到了相互认可的清真HALAL认证,获证的清真产品可以直接走进国际市场。
  近年来,宁夏始终把发展清真食品产业作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清真食品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清真食品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到2008年底,宁夏共有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经营户)44722家,其中生产加工单位(含规模以下)3365家,占7.5%;食品经营单位(含经营户)24134家,占54.0%;餐饮经营单位(含经营户)17223家,占38.5%。其中,清真粮油加工、乳品加工、枸杞产业、清真糕点米面制品、脱水蔬菜、果品加工、清真饮料和清真肉制品加工等支撑食品行业的主导产业逐步形成。还涌现出塞北雪挂面、厚生记清真食品、夏进液体奶、宁夏红枸杞等获得“中国名牌”称号的一批产品,全宁夏17家企业生产的19个食品类产品获“宁夏名牌”产品称号。
  宁夏的农业生产也为生产加工清真食品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现有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3个,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12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5个,自治区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7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已形成60万亩枸杞产业带、34万头奶牛产业带、400万亩马铃薯产业带、100万亩压砂瓜产业带、64.1万亩设施蔬菜产业带、42万亩淡水鱼产业带、28万亩葡萄产业带、58.9万亩红枣产业带。
  产业发展优势方面,近年来宁夏食品工业连续6年以两位数以上的发展速度,高于全自治区工业平均增长速度5个百分点以上,现已建成银川德胜清真食品工业园、吴忠市金积清真食品工业园两个清真食品产业基地和146户规模以上食品企业,2008年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实现工业产值82.10亿元,较上年增长20.43%。在宁夏规模以上的食品生产企业中,清真食品工业年度实现工业总产值63亿元,占全部食品工业比重达到84%,以占自治区工业总产值比重5.54%的水平,为回族自治区继续扩大改革开放程度,积极寻求清真食品走出去奠定了一定基础。其中以优势特色清真粮油加工业为主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工业产值21.54亿元,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61亿元,以地方特产枸杞深加工为枸杞汁饮料为主的软饮料制造业年度实现出口交货值就达6428.8万元,占果菜汁及果菜汁饮料制造业的比重达一成以上。行业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卓有成效,促使工业经济在调整中发展加快、效益提高,清真食品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7.92亿元,占全部宁夏食品工业比重达78.33%。产业发展基础地位不断加强,资产总计已达75亿元以上。许多企业已具备开拓清真食品国际市场的能力和潜力。

交通经济后势强劲

  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四通八达。银川是宁夏的交通枢纽,以银川为中心,东北到包头方向,西南到兰州方向,东南到西安方向,平均交通距离约500公里。其间4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银川市是惟一的大中城市,这就为银川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市区内六条交通主干道贯通银川东西,与高速公路相连接。4条国道、4条省道从境内穿越。银川至青岛、银川至福州、丹东至拉萨高速公路在银川汇聚贯通,机场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银川河东机场是国家4D级现代化机场,已开通了北京、上海、广州、乌鲁木齐等40多条航线,拉近了银川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距离,空中飞达世界各地穆斯林国家(飞往中东地区较北京等地更近)。以宁夏国际航空港物流中心为主体、银川陆路口岸和惠农陆路口岸共同形成以空港物流为牵动、陆港物流为支撑,航空、铁路、公路、口岸相联系,空港、陆港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现在已经初见雏形,通过银川国际物流航空港的建设,逐步开通银川至中东、中亚、蒙古、俄罗斯、欧洲、北非、东盟航空货运航线航班,宁夏作为全国清真产品的制造加工流通集散凹地的建设构想指日可待。目前,宁夏银川空港冷鲜货国际物流中心于2009年2月6日正式获得国家(中国航协)货运一级(属国际货运)和二级资质(属国内货运)证书及金牌、银牌资质。自此后,银川空港可以与各航空公司直接合作从事国内和国际航线的货运业务,为宁夏冷鲜货空中运输提供便利条件,且费用可降一半。宁夏与天津港的两个陆路港口也已开通,银川陆港与连云港均也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都在进一步努力推出两地海关、检验检疫和铁路的合作,为实现便捷、高效、经济的进出口业务创造必要的条件。
清真标准保产业规范发展
  目前在宁夏清真食品不断争取进入国际清真市场的同时,国际上的其他清真食品出口和贸易国也在向我国、向宁夏的清真食品市场大力挺进。为了促进宁夏和我国的清真食品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进一步规范清真食品企业和产品,提高清真食品知名度和信誉度,在我国尚未制定统一国家标准的情况下,2009年3月18日,全国第一个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强制性地方标准——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认证通则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认证工作规范在银川正式发布实施。这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既不形成贸易壁垒又能够保护本国企业利益的清真食品认证标准和认证程序,不仅是保护宁夏穆斯林群众风俗习惯权益的需要,也是维护我国权益、拓展国际清真食品市场的需要。对于实现宁夏同世界穆斯林国家和地区清真食品贸易认证相互标准互认,加快清真食品标准化建设和生产,推动清真食品走向国际市场都有一定积极意义。制订实施该《通则》主要参考的法律依据有:国际粮食和农业组织(PAO)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属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通过的《“清真”用词的使用准则》(1977)、GB/T17237《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等,以确保其权威性和规范性。特别是该《通则》基本内容在采用了国际粮食和农业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的《“清真”用词的使用准则》同时,又依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管理条例》,增加了企业名称、产品名称、饲养基地、屠宰人员、包装物使用文字等方面的规定,并提高了对生产、管理人员资质方面的要求,对国际上高度工业化企业允许在屠宰中使用的电击昏和其他致昏技术等情况,按照我国穆斯林的习俗,列入禁忌生产范围。使其在符合穆斯林国际惯例的要求中,既具有首例的创新性,又坚持了清真食品的纯真性、合法性与安全性、健康性相统一的原则,使之不仅成为宁夏清真食品生产加工的一般通用准则,也能够在符合《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的基础上,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强制性标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走向世界的清真食品产业基地建设

  近年来,宁夏社会各界积极投身于发展清真产品业积极性空前高涨。产业基地初见雏形,有效地促进了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清真标准制定实施。以银川机场为中心的空港物流园区围绕内陆港定位,重点发展与穆斯林国家之间低成本物流通道和高附加值的物流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成熟的清真食品生产体系日益健全。宁夏现在的清真餐饮业占整个餐饮业总收入的85%以上。全自治区仅吴忠市就拥有“中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基地”、“中国 吴忠 清真食品基地”、“中国回族文化建筑之乡”和“中国清真美食之乡”四项美誉。
  宁夏首府银川市为高度重视清真食品、保健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的发展,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为该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建设了宁夏清真食品工业园、望远食品加工园和西部光彩穆斯林产品外贸加工园。以兴庆区为重点,建设销售中心,打造清真食品、保健品和穆斯林用品集散区;建设清真餐饮广场、清真美食文化城、清真食品、保健品和穆斯林用品一条街,形成清真餐饮特色区。充分发挥银川市加工业带动优势,重点培育、发展奶牛、肉牛、肉羊养殖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种植基地,为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搭建良好的“孵育”基地。以产业办、中华回乡文化园等13个单位组成的研发工作小组,先后在云南、青海等省区采集、征集回族特色服饰样品80余件进行研究,设计出系列迎宾服、演出服、婚礼服等8大类700余套,在中国首届回族舞蹈和回族服饰大赛中,参赛的100余套回族服饰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以阳光那波里餐饮公司为基地,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开发,设计出具有浓郁特色的茶艺表演服饰、茶具;创作出了具有回乡风情的茶艺表演背景音乐、敬茶歌,使回族茶艺成为外事接待中突出体现民族特色的“绝活”。去年,以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为主的加工工业产值同比增长40.9%,远高于全市工业19.5%的增长速度。

发展中的宁夏清真食品产业意气风发

  ——开放意识及行动空前加强。2008年11月8日,宁夏与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法尤姆省建立友好省区关系协议在北京签订,双方将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在经济、贸易、旅游、文化、科技和卫生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发展。11月14日,应外交部和商务部的邀请,吉布提、黎巴嫩、沙特阿拉伯、苏丹等来自阿拉伯国家联盟22个成员国的外交官代表团一行16人,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宁夏发展现状、特色产业以及社会发展状况、宁夏民族政策以及多民族的融合性等进行了考察咨询。宁夏第一家外商独资清真产品贸易公司——宁夏佳柅穆斯林产品贸易有限公司已获正式营业执照,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局和清真发展局也和该公司就拟在银川设立马来西亚清真产品展示中心以进一步扩大与宁夏的贸易量和其他合作进行了洽谈。10月17日,巴西出口与投资促进局(APEX BASIL)和巴西国际合作组织(ICOOI)在银川进行了“中国与巴西市场合作推介会”,希望加大巴西同宁夏的交流,争取今后在商业、贸易和经济等方面实现合作。10月22日,宁夏组团参加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5月中旬,宁夏组团参加“马来西亚国际清真产品博览会”取得成效,为清真牛羊肉的联合生产和出口、宁夏与马来西亚共同开发清真产品市场、互相给予清真产品认证、支持产品市场准入等达成了合作意向;在“中国-科威特投资大会”期间,沙特许多公司都希望做宁夏在海湾国家的肉类总代理,阿联酋、沙特、科威特三国大使及参赞表示,宁夏属中国惟一的穆斯林省区,与中东特别是海湾六国信仰一样,从生活习惯和风俗方面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宁夏劳务和产品容易被穆斯林国家所接受和融合,优势明显,互补性强,希望宁夏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加强与海湾国家多联系,增强沟通和了解,促进双方的经贸关系和投资。中国宁夏国际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节从今年起也上升为由国家商务部等部委与宁夏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年节活动。近期在阿联酋、泰国、马来西亚设立宁夏产品销售中心的工作也开始启动。
  ——宁夏惠农陆路口岸隆重揭牌。该项目2008年6月19日在石嘴山市惠农无水港隆重举行。银川海关、国家质检总局领导分别宣读了国家海关总署《关于设立银川海关驻惠农监管组的批复》和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同意设立宁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惠农办事处的批复》。惠农陆路口岸设施条件完备开通后,可充分发挥出口货物报关、报检、集散、配送、物流信息服务等综合功能,实现宁夏、甘肃、青海、内蒙等内陆省区出口货物通过惠农口岸直接出关,为周边地区产品通过惠农口岸——天津港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提供了便捷通道。
  ——银川陆路口岸实现通关。今年5月16日,天津海关、银川海关、天津陆港与银川陆港公司签订了便捷通关合作备忘录,使银川陆港实现了一次报关、一次验查、一次放行的物流运作模式。银川陆港物流中心项目规划面积2300亩,概算总投资12.06亿元。自2008年5月启动建设以来,随着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已岸具备了出口货物集散、报关、报检、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等综合功能,将与天津、连云港等国内重要海港口岸互为延伸、互动发展,为银川及周边地区产品增添了新的“出海口”,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了通关效率,形成属地报关、口岸验放区域便捷通关模式。
  ——宁夏阿拉伯国际文化城在银川机场北边开始起步。拟投资24.9亿元,已完成了规划论证、建设征地、环保评估、水保评估等,也得到了许多伊斯兰国家的积极响应,获得了一些大笔捐款的意向。
  ——宁夏国际航空港物流中心后势强劲。宁夏国际货运航空公司组建方案已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同意,宁夏至西亚、中亚、非洲、及欧洲的货运空中走廊将被打通。目前扩粗拉长机场跑道以适应大型客货机起降工程已经开工。宁夏国际货运航空公司由上海明驹、陕西国货等公司出资组建并已注册成功。公司业务展开后将发挥银川靠近“雅布赖”国际航路的航线优势(飞往中东地区较北京等地更近),打通多个国际市场。目前,宁夏对外开放成果受限的一大因素就是地处内陆,没有口岸。通过银川国际物流航空港的建设,逐步开通银川至中东、中亚、蒙古、俄罗斯、欧洲、北非、东盟航空货运航线航班,宁夏作为全国清真产品的制造加工流通集散凹地的实现指日可待。
  宁夏银川空港冷鲜货国际物流中心于2009年2月6日正式获得国家(中国航协)货运一级(属国际货运)和二级资质(属国内货运)证书及金牌、银牌资质。自此后,银川空港可以与各航空公司直接合作从事国内和国际航线的货运业务,为宁夏冷鲜货空中运输提供便利条件,且费用可降一半。
  ——银川陆港与连云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按照2009年5月22日签署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努力推出两地海关、检验检疫和铁路的合作,为实现便捷、高效、经济的进出口业务创造必要的条件。连云港方面希望宁夏能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好铁路运输、场站选址和扶持政策等事宜。
  以宁夏国际航空港物流中心为主体、银川陆路口岸和惠农陆路口岸共同形成以空港物流为牵动、陆港物流为支撑,航空、铁路、公路、口岸相联系,空港、陆港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现在已经初见雏形,只待各项政策的到位促其迅速发展壮大。

回商大会打造走向世界的宁夏名片

  充分弘扬优秀回族文化,推动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做大做强,推动回商人文历史和产业经济研究,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和谐发展的中国回商经贸合作发展论坛,于8月18日在宁夏的回族之乡——吴忠市召开,在这个舞台上,宁夏人向全世界亮出“宁夏回商”的名片。回商是回族商人、企业家的总称,指回族中专门从事商贸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群。其社会经济商贸活动在中华大地已经有1300年的实践历程,近两年才专门提出回商的概念。宁夏利用回族聚居的地缘优势、民族优势,将发展清真食品业作为支柱产业。目前,宁夏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体户达1.2万多家,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商海中搏击,眼光独到、有着长远谋略的人才能网到大鱼。虽然经济一体化、商业国际化、产品标准化、信息网络化等现代经营手段推陈出新,但诚实、守信依然是宁夏回商的共识。正是这张最具分量的底牌,使宁夏回商成为赢家。以弘扬回族优秀文化为载体,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方略,广泛与各地回族企业家进行联系,不断寻求商机,扩大中国回商影响,并积极对外宣传和打造回商文化的时代品牌。这一群体,已然成为我区改革开放以来崛起的最抢眼的阶层。

清真品牌特色产品脍炙人口

  宁夏回族自治区形成了300余件专利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目前已形成了辐射周边,拓展中东部市场,逐步进入国际市场的良好局面。清真牛羊肉、清真调味品已出口约旦、马来西亚、阿联酋、科威特、埃及、利比亚、美国及香港等穆斯林国家和地区。清真食品、地毯挂件、毛皮制品、回族服饰等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认可。1万多家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生产经营主体,其中12家清真餐饮店被评为“中华餐饮名店”,44个品种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宁夏的清真餐厅在埃及等国生根开花。仅银川市清真食品、保健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就实现营业收入29.8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6.8亿元,比上年增长80.6%。清真食品生产、加工、经营、销售及餐饮业、商场、超市和流通企业就有4249家,其中加工业就实现产值19.61亿元,增长速度不仅高于其他同类行业,更是超过了银川市工业增长19.5%的速度。同时,宁夏已经拥有肉牛肉羊及各类畜禽产品的专业和综合交易市场100多个,辐射全国,建立起了大型现代化清真牛羊肉加工企业10家,具备了与国际接轨的条件。目前,全宁夏已形成了银川纳家户、灵武涝河桥、平罗宝丰、西吉单家集等享誉西北乃至全国的清真牛羊肉批发市场。宁夏的清真乳业也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已经形成了银川、吴忠两个奶产业带,夏进、北方、亿美等20多家清真乳品企业使宁夏乳制品在全国知名品牌榜上占有重要一席,“回”字牌名片日益响亮,宁夏正成为中国清真产业连通世界的重要集散地和前沿阵地。

做大做强清真食品产业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民族区域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做大做强清真食品产业,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把大力发展清真食品产业作为推动民族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以弘扬清真食品文化为主题,以发展清真牛羊肉、乳制品、枸杞、羊绒、葡萄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培植优势骨干企业,积极打造清真食品品牌,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化,清真食品工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清真食品蕴藏着穆斯林群众千百年来的文明智慧和文化内涵,在原材料选择、生产加工等工艺中都具有特殊的技术性规范,贯穿着伊斯兰经“清、洁、真、净”的内在要求。产业涉及粮、油、肉类、乳品、糕点、罐头、糖果、调味品、豆制品、淀粉、制盐、蛋制品、添加剂、酵母、制茶、儿童食品、保健食品、果蔬加工、速冻食品、冻干食品、枸杞制品等食品工业门类,涵盖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旅游、餐饮等多个产业的协同发展。为了弘扬清真食品的民族特色和产业优势,促其做大做强,《中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中将清真食品产业列入国家重点发展行业和产品。
  宁夏作为被称为“中国穆斯林省”的回族自治区,也是全国各地穆斯林群众的“家乡”。缘于这种地理人文关系,目前宁夏生产的清真牛羊肉及其制品不仅在沪、粤、京、香港等地供不应求,难以完全满足合同和协议的供应量,还进入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清真乳制品畅销全国各地,清真味精、糕点等产品已进入京、津、晋、冀、川、陕、甘、新、青等许多省区近百个城市的500多家大商场,较好地满足了广大穆斯林群众的消费需求。宁夏在境外一些经贸洽谈、产品展览会上所展示的产品,得到了境外穆斯林群众的极大关注和欢迎。特别是清真牛羊肉自然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独树一帜,得到了国内外广大消费者一致认同。当前,适应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膳食结构的不断优化,清真食品正在从量的消费向绿色、安全、卫生、保健方向转变,向方便化、营养化、多样化和大众化转变,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清真食品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提升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
  弘扬清真食品文化,以广大群众的消费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原料基地建设,注重培育特色品牌,扩大对外宣传,强化食品安全,做大做强清真食品产业。宁夏现在一是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清真食品产业更快发展的产业规划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布局,做精做优清真牛羊肉、乳制品、枸杞制品、葡萄深加工、玉米深加工、马铃薯淀粉等六大优势特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充分挖掘和拓宽产业发展空间和潜力。二是广泛推广和应用生物技术和工程化食品技术,积极开发冷冻食品、方便食品、主食食品、保健食品、绿色食品、伊斯兰药膳食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特别是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扩大高新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范围,促进食品向卫生、方便、安全、营养和保健的方向发展,不断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三是大力培育清真食品加工产业带和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做大做强一批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力强的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食品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四是以清真牛羊肉、乳制品、枸杞制品等为重点,严格清真产业的市场准入标准,加快发展物美、价廉、优质、正宗的清真产品,大力培育拳头产品和骨干企业的品牌,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五是重视和发展清真饮食的历史文化,挖掘、丰富和弘扬其文化内涵,加强宣传和交流,展现清真饮食文化的历史和文明,不断提高清真食品的饮食价值。六是加强对外宣传与合作,以伊斯兰国家和阿拉伯地区为重点,立足国内,走出国门,拓展对外销售网络,不断扩大对外合作渠道和销售市场,把清真食品产业打造成为宁夏乃至中国经济产业中的一张王牌。

民族团结凯歌高奏

  党的民族政策使宁夏各族人民团结得像一家人。如何解决民族问题,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多民族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世界上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民族问题引起的,而中国的民族问题解决得这么好,归根结底在于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于1958年10月25日。总人口中回族占36%。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实现了突破性跨越,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根本性提高,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地发展。尤其是回汉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团结得就像一家人一样,从来没有发生过影响和谐相处的矛盾纠纷,决定因素是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宁夏的成功实践。其根本是在同等条件下,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少数民族地区有特殊照顾,而且政治上是平等的,经济上是优先照顾的,所以宁夏的回汉各民族团结得就跟一家人一样。少数民族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民族干部茁壮成长,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民族间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为宁夏的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坚持创造性地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50年来,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指引下,结合实际,宁夏制定完善了一大批地方性法规,加快推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全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形成了各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坚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为推进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物质保证。只有发展了,生活富裕了,才会开阔视野,树立对宗教的正确认识,才能有力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宁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是成功实践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个典范,也是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一个典范。

竭力打造产业平台

  充分利用宁夏与世界穆斯林天然联系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优势和资源富集的优势,为竭力把宁夏打造成中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生产基地和国际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流通集散地,构筑中国面向穆斯林世界的经贸交流合作平台,“宁洽会”派出6个招展小组进行全球招展,其足迹踏遍全国30个省、自治区、市,还远赴中东、北非、欧洲等地,与土耳其、伊朗、阿联酋、泰国、叙利亚、日韩、埃及等国家接洽。目前,“宁洽会”展馆布局、分类已基本完成,共设立标准展位1038个,分为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馆、农副产品馆、综合产品馆、国际馆、投资洽谈馆以及文化展、羊绒及轻工业产品展、旅游展、大型机械装备展。天津、深圳、福建、吉林等省市提出参展申请,其中天津、深圳、青海要求搞特别展区。
  欢迎您到宁夏观光旅游,参观考察,投资置业,共绘锦绣前程,共铸美好明天!(张国礼    吴 俊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