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亮:建水紫陶,在陶器上泼墨
发表时间: 2018-03-20来源:

 


  
       建水紫陶是云南省建水县的民间传统工艺品,我国四大名陶之一,始于元末明初。用建水近郊五色陶土(红黄青褐白)制作成型,经过书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工序,陶器色泽深紫,花纹雪白,叩声如磐。
       李海亮出生在建水,从小就对紫陶有所听闻,兴趣更是绘画,大学选择了美术专业。大学毕业后进入碗窑村紫陶作坊实践,向当地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艺人学习。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汇聚众家之长,海纳百川,成立了百川出陶坊。
       以陶为纸,既要保留笔墨的发备气度及物象的神行具备,又要兼顾陶坯的不同弧面和湿润状态下的柔糯特性,捉毫濡墨需要有厚实的悬肘运笔的功底,这是建水紫陶的特别之处,也是李海亮数十年如一日创作的动力。
       问李海亮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件,他回答:“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最满意的作品。”
书画是建水紫陶的灵魂
       中国家庭报:书画之于建水紫陶,有何重要性?
       李海亮:建水紫陶是以紫陶土坯为载体,充分运用书法,绘画,雕刻,填泥,烧制,打磨为一体的陶器。书画之于建水紫陶,是其中的灵魂,它有着我国陶瓷界“金石画”之称。
       中国家庭报:在一整套制紫陶的工艺流程中,您为什么选择了书画装饰艺术这个部分来创作?
       李海亮:书画装饰是一个能很好表现内心灵魂的方法,有时很激情,有时很寂静,有时胸怀大志,有时超凡脱俗。在紫陶上留下这些内心最真实的表现是可以永远保存下来的。
       中国家庭报:在紫陶上创作,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李海亮:我认为最大的困难是紫陶器型的曲面,通过刻填来表达装饰最初的想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中国家庭报:大部分的陶艺,画完阴干上个釉,入窑烧成就完了。而建水紫陶工艺的创作过程,还多了两个环节,书画和刻填。您如何让书画和刻填都达到完美?
       李海亮:这些作品大部分是我独立完成的,常规产品方面我都是和刻填师傅合作。由于经常交流想法,她能很好融汇贯通,所以我们的合作还是很完美的。
       中国家庭报: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建水紫陶书画家?一个好的书画家一定能胜任建水紫陶的书画创作吗?
       李海亮:勤学、苦练,踏踏实实深入建水紫陶中,能为之增光添彩就是一个优秀的建水紫陶书画家。每个书画家对建水紫陶都有着自己很独到的理解,能否胜任建水紫陶书画创作是需要时间来适应这种创作方式的。
“我一天的工作时间里,分成想紫陶和做紫陶”
       中国家庭报:在建水,从事紫陶书画创作的氛围如何?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李海亮:个人认为从事紫陶书画创作的氛围还可以,优势是有大部分人认识到紫陶书画创作对于紫陶的重要性,年轻人已经逐步加入到其中,有新想法,就有新创作。不足之处是部分师傅为了追求数量而达不到应有的品质。
       中国家庭报:您每天有多少时间在做紫陶?大概一件作品做多长时间?您耗时最久的一件紫陶是哪件?为什么耗时这么久?
       李海亮:我一天的工作时间里,分成想紫陶和做紫陶,只有想和做结合才会有好的作品出来。根据器型的规格来制作一件作品,为使它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还要兼顾成品率,都是在45天左右,复杂一些的会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完成。目前为止,我耗时最久的作品是“童趣图”的牛头樽,因为装饰工艺上需要重复绘画刻填。
       中国家庭报:有一种观点说,建水紫陶做不出好茶壶。也有人说,宜兴紫砂已经把壶做到极致,建水紫陶不能拿自己的短处去拼别人的长处,您怎么看?
       李海亮:我认为紫陶与紫砂各有千秋,可以互相学习。把紫陶的阴刻阳填用在壶上,使壶在使用和观赏的过程中更加赏析悦目。
       中国家庭报:您是用气化窑来烧制紫陶,还是用龙窑?您觉得哪个更好?
       李海亮:我常用气化窑来烧制紫陶,气化窑烧制过程中方便控温,成品率能达到70%—90%,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烧成的作品我也很满意。
       中国家庭报:您如何看待建水紫陶的继承传统与创新、变革的关系?具体到您的紫陶坊,您是如何做的?
       李海亮:建水紫陶需要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创新,通过变革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我经常组织作坊的工作人员学习、讨论,通过到景德镇,宜兴丁山镇参观学习来提高自身作坊的创作水平。目前我创新了几样器型,尝试其他的绘画方法来装饰。
       中国家庭报:建水紫陶目前还面临哪些问题?
       李海亮:建水在古时候是中国西南方的边陲重镇,交通、信息不够发达是制约它发展的主要因素。
       如今,各级政府对建水紫陶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它在慢慢发展,是需要一个时间阶段的。建水紫陶的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是:首先,相关资金政策扶持不足;其次,缺乏技术人员储备;第三,宣传传播力度不够。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