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春保:论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
发表时间: 2018-07-18来源:

论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讲话精神

邵春保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阐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定位、重要经验、工作重点,是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指南。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就要努力做到,保持战略定力,清醒判断形势,勇于责任担当,调动群众力量,严格执行纪律,充分发挥纪检组织这支党内的纪律部队,做到标本兼治。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定力;责任担当;标本兼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阐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定位、重要经验、工作重点,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指南,表明我们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需要我们以重整行装再出发的精神状态,遵循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纵深,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

一、全面从严治党要有战略定力

战略定力与客观世界的动态发展相对应,越是在复杂的环境变化中,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从战略高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突出特点。战略定力体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广度和深度上:

在广度上:一是把全面、系统、从严作为管党治党的战略基础。内容上新增政治建设、纪律建设,调整和拓宽了党的建设布局;对象上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用严格教育、严明纪律管住绝大多数,用更高的标准管住“关键少数”,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1];方式上把党的建设拓展到建设、管理、监督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理;程度上体现全面从严,即思想从严、管党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经过五年多努力,党的建设从宽松软转变为严紧硬。二是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保障,使从严治党、党的领导、伟大事业紧密相连,揭示了全面从严治党目的所在,使党的面貌焕然一新,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保证。三是强调党的建设在“四个伟大”中的决定作用[2]17。党的十九大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再次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统揽“四个伟大”的根本保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最根本的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防止权力旁落在“两面人”、侵蚀权力的人、以权谋私的人、借党政分开行分权实质的人手中,把革命和牺牲换来的权力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保障权力行使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为此,党的全面领导要理直气壮,坚定不移,毫不动摇。

在纵深上:一是认识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任重道远,作风建设要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二是认识管党治党决不能跌入抓一抓、松一松,出了问题再抓一抓、又松一松的循环,如果抓抓停停,就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不正之风和腐败就会卷土重来,气焰更加嚣张,造成党内和社会上思想混乱,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和信任,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永远在路上,而且一刻都不能松,半步都不能退,不能有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3]。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也只是一个良好开端,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必须背水一战、没有退路,只能进攻向前、决不能停顿松懈,必须持之以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三是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既不能离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民族复兴的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就讳言甚至丢掉远大理想,要把党的建设目标与伟大事业的目标联系起来[4]。四是认识到党面临的风险、困难和考验,要把握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把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遵循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目标和要求,确保党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五年多治党实践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体现了“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坚强定力,必然有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这个战略定力,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各级党组织都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员领导干部在政治上都要站得稳、靠得住,对党忠诚老实、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听党指挥、为党尽责。

二、全面从严治党要清醒判断形势

重视分析形势,科学判断形势,是习近平总书记注重运用的工作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从严治党形势研判有三个特点,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不回避矛盾,着眼解决问题。二是公开曝光和通报案例,通过形势教育唤起党员干部的危机意识,动员大家积极投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三是立足对形势的准确把握,旗帜鲜明、意志顽强、立场坚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总体上严峻复杂,但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步步推进,反腐败形势在朝着有利方向积极变化。从压倒性态势尚未形成的胶着状态,到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再到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到党的十九大召开时,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且巩固发展。每次对形势的分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都保持清醒,不掩饰问题、不讳疾忌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这些成就和变化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复杂,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复杂。党内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影响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的消极因素尚未根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站在了新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怀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深沉的使命忧患感,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从环境、队伍、认识等几方面,进一步分析风险挑战的长期性、复杂性、严峻性,指出一些干部包括高级领导干部“四个自信”没有筑牢;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甚至对党不忠诚的情况仍然存在;一些组织在党内政治生活上存在欠账,修复政治生态任务艰巨;“四风”问题反弹回潮隐患犹存,滋生腐败的土壤没有完全清除;一些地方全面从严治党压力传导不到位,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尚未有效根除;改革开放后入党的党员还缺乏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和艰苦环境的考验;一些基层党组织机构设置和活动方式没有完全跟上时代步伐,“三会一课”走过场,党内组织生活随意化、平淡化、娱乐化、庸俗化问题突出。习近平总书记的分析和论述,高瞻远瞩、实事求是、生动深刻,要求我们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通过从严治党管出习惯、抓出成效;要求我们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党员结构变化,强化党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严肃的政治生活中锤打磨炼,提高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新本领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再次向全党发出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的号令,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必须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因势而谋,顺势而为。

三、人民是反腐败斗争的力量源泉

从压倒性态势走向压倒性胜利,反腐败斗争仍然处于较量状态。力量源自人民,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在腐败与反腐败的天平两端,赢得群众信任支持,就能最终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我们党代表人民利益和愿望,一切为了人民,人民立场就是党的立场。群众不仅看我们的纲领,更看我们的行动。由于过去一个时期作风问题和腐败现象愈演愈烈,脱离群众、作风粗暴、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屡见不鲜,一些党员干部的态度和行为,影响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苏共倒台的重要原因,就是党的性质蜕变,失去了人民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群众看得见的作风问题抓起,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严格执行八项规定精神,并对违反规定的严肃查处、通报曝光,在开展反“四风”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巡视监督中鼓励群众提意见,畅通群众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渠道,使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同时对党员干部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通过教育和纪律的方式,解决作风上的轻微问题,用好第一种形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教育、挽救、转化有问题的党员,团结教育党员队伍这个绝大多数,最大限度防止干部出问题,最大限度激发干部积极性。正是通过解决作风问题,群众有了获得感,赢得广大党员和广大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支持,严惩极少数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反腐败斗争才取得重大成效。我们深深感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惩治腐败的成果来之不易,纠正“四风”的成果来之不易,民心回归的成果来之不易。

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要从关系人心向背的高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办事情做工作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始终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5]5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领导干部要扑下身子深入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高标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上下更大功夫,把管党治党的实际成效转化为广大群众相信党、拥护党的磅礴力量。只要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反腐败斗争就一定能够取得压倒性胜利,全面从严治党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四、全面从严治党要勇于责任担当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抓住管党治党责任这个“牛鼻子”,把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穿始终,层层压实责任,从制定和执行八项规定、反对“四风”上做起,严格要求,以上率下,发挥“头雁效应”,做出示范,引领风气,并拓展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各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经验时指出,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行使权力和担当责任相统一,诠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责任。

使命引领是本源的,使人充满奋斗激情与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站在了道义制高点。他指出,如果我们的后人不能坚定理想信念,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坚持党的领导,不能接好我们的班,导致国家改旗易帜,那我们今天这么拼搏奋斗还有什么意义?进而强调领导干部心系使命、扛起责任,就没有过不去的坎。这些话语,直击灵魂、震撼心魄。使命和责任要落实到对问题的解决和结果的承担上,勇于担当就会对目标深刻预知、对现状冷静分析、对履职充满自信,体现共产党人的品格和能力。正是神圣使命和革命情怀,让全党上下有了干事业的强大动能,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书写着合格的答卷。

问题导向是清醒、勇气、务实的表达,我们党是为解决问题去工作和奋斗的。实践证明,正是问题导向和解决问题的决心勇气,倒逼出巡视利剑、“两个责任”、政治建设、“四个意识”等管用的新举措、好办法,才使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的状况得到改变。坚持问题导向,就要从查摆出的问题改起,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起,在思想上找差距、在工作上找短板、在作风上找不足,把功夫用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发力解决基层党建存在的薄弱环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权力担当是解决问题、实现使命的保障,要把行使权力与担当责任统一起来。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权责要对等。履行权力就要做好分内应做的事,积极承担就能体现出责任意识、权力担当,而消极承担就会推诿扯皮、懒政庸政[6]。过去有的领导有心做官无心做事、有心揽权无心担责、有心作秀无心问效。有的拥权揽权却不作为、不负责、不担当;用权失误就推诿、借口、逃避;行使权力便滥用、谋私、交易。享受权力,不负责任;炫耀地位,不办实事。把党和人民赋予的公权力当作私权特权滥用,不是用权为民,而是侵害群众权益;不是用权解决问题,而是滥用权力造成一堆问题,导致一些地方和单位作风浮夸、干群对立、腐败丛生、政治生态恶化。因此,用权要对党和人民负责,解决问题要从政治视角考虑,遇事多想政治要求,办事多想政治规矩,处事多想政治影响,成事多想政治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要真正把管党治党责任作为根本的政治担当,咬住“责任”二字,拿出忠诚和勇气去履行责任,面对各种歪风邪气,敢于抵制、敢于斗争,面对矛盾困难,勇于担当、善于攻坚,面对急难险重,豁得出、顶得上,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忠诚事业、彰显担当。

敢于问责是对使命、责任、担当的根本保障,如果对履职虚于应付、应当解决的问题不了了之、对履职造成的失职失责不敢追究,对违纪违规的人不敢处理,使命、责任、担当就会大打折扣。“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坐而论道,不如强化问责。加大问责威慑,管党治党就会认真、扎实、严格。但是,一些地方被动问责多,较真碰硬少,不论事实、性质和程度,均以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处理,很少用纪律手段,遇到矛盾绕开走,总怕得罪人。有责不担,正气难彰;有错不纠,百弊丛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抓住问责这个要害,有多大的权力就担负多大的责任。如果没有充分行使权力为人民服务,就是不作为,就要受到责任追究。要拿起问责利器,层层传导压力,防止责任落实上紧下松。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对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失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力、选人用人问题突出、腐败问题严重、不作为乱作为的,要摒弃老好人思想和“鸵鸟心态”,敢于“唱黑脸”、动真格,严肃问责、曝光典型问题。对该问责而不问责的,也要严肃追究,充分释放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政治信号。

五、全面从严治党要科学运用纪律标尺

解决作风问题和惩治腐败,都要通过执行纪律才能落到实处,执行纪律成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操作平台。哪些是一般作风问题,哪些是违纪的作风问题,哪些是违纪又违法的腐败问题,都要在执纪审查中,以事实为依据,以纪律为准绳,判断性质,区别程度,定性量纪,予以处理,超出纪律范围的还要依法处理。纪律建设除审查违规违纪行为外,更多地要发挥建章立制和纪律教育宣传的治本作用,避免只用纪律审查手段,造成查不胜查,办不胜办的被动局面,因此要把纪律治本和纪律治标相结合,促成纪律建设正循环。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纪律建设,一方面对纪律条规废、改、立,删繁就简,明确六项纪律,解决纪律不严明,导致执纪宽松软的问题;同时加大对纪律的宣传教育,发挥预防作用,使大家明确底线红线,做到遵纪者行、违纪者惩,避免“不教而诛”。另一方面突出纪律标尺的两个作用:一是纪律的刚性,刻度清晰明确,不能随意调整,不能热胀冷缩。纪律要求越来越清晰,衡量腐败和作风问题有了精准尺度和边界,拿纪律标尺一量,小问题就用教育、批评、组织处理或纪律轻处分去解决;超过一定程度、性质发生变化的问题,就用纪律重处分,或以司法方式解决;负有领导和管理责任的还要问责。二是纪律的一致性,纪律的度量衡对任何党员都一样,执行同一标准,“刑也上大夫”,不因位高权重而轻,不因权小位低而重,运用“四种形态”,根据违纪者认错悔错改错的态度行为,善用政策,使作风和腐败问题的解决落地做实,形成了良好执纪效果。

纪律建设已纳入党的建设总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加强纪律建设,用严明的纪律管党治党,将解决作风问题和反腐败落到实处。为此,一要通过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日常监督执纪,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针对性地建章立制,把制度的篱笆扎得更紧。二要通过发挥纪律的宣传教育作用,使党员和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让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抓早抓小,发挥纪律建设的治本功能。三要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养成主动接受监督的习惯,学会并适应在监督的环境中工作,真正认识领导干部接受监督虽“不舒服”,但群众就会舒服一些的道理。

六、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标本兼治

管党治党体现在标本两方面。治标解决紧要的问题,处理少数严重违规违纪违法的人;治本釜底抽薪,对绝大多数人教育预防。古人讲“出礼入刑”,就是除道德思想教育和制度管治范畴之外的,才纳入纪律法律的管治。党的十八大以来,治标开路,治本相随,打开从严治党局面。治标上严格执行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正风肃纪,群众感知到风气转变;同时以高压态势惩治腐败,“打虎”“拍蝇”“猎狐”,发挥了威慑力量,治标取得好效果。治标中既解决群众看得见的作风问题,唤起群众对反腐败的拥护和支持;又以惩治腐败的决心和成就,敦促领导干部执政为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从而改进作风,正风和反腐相辅相成。治本上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教育,春风化雨、无微不至,拧紧思想“总开关”,夯实治党的思想基础;同时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制定修改90多部党内法规制度,架起行为的“高压线”,并且令行禁止,夯实管党治党的制度基础。思想建党解决根源性、精神性问题,是柔性化手段;制度治党解决普遍性、规律性问题,是刚性约束。把思想建党的成果转化为制度治党的内容,让制度治党的条规体现思想建党的要求,二者同向发力,刚柔并济,扩大了治本效果。

标本兼治带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显著成效。治标得益于贯穿其中的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思想教育因素和制度纪律的刚性执行。治本得益于治标提供的条件,在教育中赋予大量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理论政策教育与案例警示教育相结合;坚决有力地执行党内法规制度,摆脱了把制度挂在墙上、摆在桌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制度功效充分展现。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化标本兼治。在治标上巩固发展两项重点:一是巩固拓展八项规定精神成果,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关注“四风”问题新表现新动向,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二是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老虎”露头就要打,“苍蝇”乱飞也要拍。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定不移、精准有序,减存量遏增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在深化治标中,通过监察体制改革,执行国家监察法,使反腐败在体制上顺畅,执纪和执法在环节上衔接,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治本上开启两项建设:一是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动从严治党责任落到实处,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全面覆盖、层层传导,净化政治生态;二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开展纪律教育,强化日常执纪,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切断利益输送链条,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有效管用的体制机制。在标本兼治上发挥巡视组和监察委的作用,这二者的职能既有震慑作用,又有预防功效。一是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彰显巡视监督作用;二是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七、全面从严治党要建设好党内的纪律部队

纪委是党内监督专责机关,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其素质、能力和作风,关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使命担当,关系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是党内的纪律部队。况且,纪检系统并非净土,纪检干部没有天然的免疫力,纪检自身的管理监督也有薄弱环节,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复杂。要求别人做到的,纪检干部要首先做到、更加严格。纪检干部在作风和纪律上差之毫厘,执纪监督问责就会谬以千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打铁必须自身硬”,谁来监督纪委,解决好“灯下黑”的问题,要求纪检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纪检监察机关从内部清理有价卡到清理门户,从提出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到内设纪检干部监督机构,不断从严要求和管理纪检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忠诚履职尽责,做到了无私无畏、敢于担当,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优异答卷,这是对纪检队伍的极大鼓励和鞭策。他强调,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需要建设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面对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挑战,要确保纪检队伍成为党的忠诚卫士,成为严惩腐败的钢铁拳头。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4]。天下之德,莫大于忠。忠诚是思想高地,纪检机构要把对党忠诚作为首要政治原则,加强队伍的忠诚教育,增强纪检干部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要把自身干净作为履职的起码要求,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止跑风漏气、执纪违纪、护短遮丑,刀刃向内,纯洁队伍;要把敢担当善作为当作履职的重要素质,扛起使命,锻炼出堪当大任的勇气和作风,敢于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当包公,增强学习能力、专业能力、执行力和改革创新能力,锻炼出监督执纪问责的真本领。纪检监察干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真正做到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作者简介】邵春保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员.继往开来,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好经验——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8-01-12.

[2]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人民日报评论员.乘势而上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13.

[4]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从严治党引向深入[N].人民日报,2018-01-12.

[5]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韦冬雪,洪巍城.正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责任思想的内涵和意义[N].广西日报,2017-04-06.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