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冯耕
发表时间: 2011-04-01来源:

 

耕自寒砺出,香从苦寒来
记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冯耕

“耕”这个名字,是当年爷爷给他取的,意即为只要努力耕耘就一定会有收获。冯耕,用他奋发不懈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爷爷曾经对他的无限期望。
     小学一年级时,妈妈看到他写的歪歪扭扭的字,没有批评他,而是翻开生字本的一页,耐心的告诉他,中国的汉字结构无外乎就是上下结构,左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左中右结构,生字本中的十字框架就是用来合理安排汉字的,然后妈妈教他怎么有序的把汉字布局其中。自那以后,妈妈再也没有因为儿子字写不好而发愁过。
中国教育电视台采访冯耕
     小学四年级时,冯耕开始出板报,室内的,室外的,一干就是7年。从小学,自初中,到高中,板报的内容形式多样,字体也随之变化,行书,楷书,隶书,繁体,毛体多有所见。初三时,冯耕用毛体在黑板中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几个字,毛体字线条逼真而富有神韵,得到了众多师生的好评。为了使书法更有墨韵和雅致,冯耕一边仔细研究王羲之、欧阳询、张旭、怀素、苏东坡等著名书法家的墨宝,让古籍书法的艺术理论给自己的思想注入全新的活力;与此同时他不忘用传统文化充实自己,把经典元素潜移默化的传承下来并融入到自己的字体中。
 
    上课之余,冯耕对儒家、道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对《论语》《孙子兵法》《古诗词大全》《国学五千年》等传统文化的学习积累中,他写的文章大多也便成了同学们眼中难懂的“文言文”了。
     “自古长安多才子”,十三朝建都地的古城西安文化底蕴相当浓厚,爱好书法绘画者更比比皆是,但凡有机会走进西安城,书院门、碑林博物馆便成了冯耕必定光顾的地方,置身于书院门大街小巷的书法作品中,他时不时的向街头书法爱好者讨教;徜徉在石碑林立的书法海洋里,16岁的冯耕往往一站就几个小时,看着眼前飞舞的古人遗墨,他的手常常在裤兜里悄悄的比划着。平日里学习紧张,练笔的时候非常少,他便默默的背诵着书法大家的字帖,晚上躺在床上,他会仔细的琢磨,历代书法家如何去写同一个字?写同一个字的不同点和共同点在哪里?他需要学习的是哪几种写法?背贴,成了冯耕几年来的良好习惯,当他把这些东西融会贯通后,虽然很少写字,但只要提起毛笔,笔墨纵横之间也便像模像样了。
西安书院门,只要看见书法作品,冯耕都会仔细琢磨
 
     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冯耕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感悟,在长时间的背贴中他掌握了大量繁体字的写法,提笔书写,因了大量的繁体字,写出来的东西虽然稚嫩却多出了几分同龄孩子难有的古雅之气,这也是书法界一些行家很看好和喜欢他的原因。
    2010年7月的一天,中国教育电视台来到了关山中学采访冯耕。会议室里,他正在表演书法,当他的行书和毛体字表演完后,赢得了阵阵掌声。接下来,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是他提笔写了四个字,大家还没反应过来那是什么字时,只见冯耕提起纸反了过来,“厚德载物”四个大字赫然入目,所有人不约而同鼓掌叫好,原来,冯耕是侧反写出来的,这种写法汉字的笔画稍微多一些,写的过程很难辨字,写好后反过来才能看的清楚。
     2010年12月,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等领导来阎良区检查工作,舞台上,伴着荡气回肠的古筝曲,冯耕正在挥笔侧反书写“风好正杨帆”,礼堂里鸦雀无声,当两个学生拿起刚写完的字展示时,礼堂内掌声雷鸣,会后,甚至有人极力要收藏冯耕的书法。

     如今的冯耕,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之余,他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觉得自己的书法技术太不够娴熟,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为了能练字,他习惯用小毛笔去默记一些语文和政治的小课题,这样在熟记知识的同时也达到了锻炼书法的效果。近来,冯耕最喜欢看的一本书是《毛泽东兵法与经营谋略》这是原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将军书画院副院长张志祥所著,并由他本人亲自签名送给冯耕。熟读张志祥整套书籍,冯耕年龄虽小却有深刻见解,他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便是学以致用。
     几年的研心琢磨、孜孜不倦,让冯耕从传统文化和书法中另辟蹊径,特有的毛体风格和侧反书法更是让他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不忘坚持学习的他始终坚信“唯有耕耘,定有收获”才是永远颠扑不破的真理!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