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者李高艳长篇作品《黄河西流去》与读者见面
发表时间: 2024-04-16来源:水利文化

        【和谐中国网】陕西讯  水利工程建设者、陕西渭南市东雷抽黄工程管理中心职工、中国水利作家协会理事、青年作家李高艳长篇非虚构小说《黄河西流去》近日与读者见面。

《黄河西流去》作者李高艳

        (凌先有/文)黄河九曲,奔腾万里,滋养生灵万物,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历史上流域旱灾频发,有“十年九旱”之说。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大量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大批引黄涵闸陆续建成投入使用,保障了沿黄大中城市和能源基地的供水安全,解决了亿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位于黄河东岸渭北旱塬的陕西东雷抽黄工程便是黄河灌溉的缩影。

        (陕西)渭南市东雷抽黄管理中心主任李焕新在“中国水利文协黄河流域东雷抽黄文化工作室”成立暨“送文化种文化创文化”活动上接受采访时说:“我期待着在我们东雷抽黄‘让每一滴水都更有价值’的理念下,在中国水利文协的引领指导下,帮我们东雷抽黄培养出更多水利方面的文学家,促进渭南的水文化事业,促进陕西省水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千百年来,生活在渭北旱塬上的百姓饱受干旱之苦。1975年,陕西省决定在关中东部规划建设一个抽黄灌溉工程。这个陕西省扬程最高、流量最大的电力提灌工程,为渭南市合阳县、澄城县等地的百姓送来了期盼已久的“救命水”。至今,东雷抽黄工程仍被中外水利专家所称赞,被誉为“闪耀在渭北旱塬上的水利明珠”,东雷二级泵站被誉为“亚洲第一泵站”。《黄河西流去》的作者李高艳作为第二代抽黄人,一直致力于弘扬黄河文化,讲好抽黄故事。她以主人翁的历史责任感,重现了抽黄人的信念与奉献,记录抽黄人历经的艰苦岁月,展现两代抽黄人的鲜活形象和家国情怀,向读者展开了故乡因抽黄而富、因抽黄而美的画卷。


        中国水利文协副主席凌先有在“中国水利文协黄河流域东雷抽黄文化工作室”成立仪式上接受采访时说:“(工作室的成立)也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推动我们水利系统文化工作的上下联通,为更好地凝聚水利行业文化的艺术家来深入水利工程和水利一线,为我们水利人提供更多更好更优质的文化服务。”

  作者李高艳生于合阳,在东雷抽黄工程工作20余年,对东雷抽黄有着深厚的感情。她收集了大量的抽黄史料,通过人物的悲欢离合,描绘了抽黄工程背后的艰辛和带来的城乡巨变,是一部兼具人文之美、历史之重、生命之思的文学作品。《黄河西流去》从抽黄工程建设着笔,铺开了渭北农村四十年变化的画卷,为读者再现了一段段历史场景。

全国水利系统首个文化工作室
在黄河流域东雷抽黄灌区成立

  作者以渭北13万人齐干抽黄为背景,还原了那一时期年轻人的坚定信仰,从而引起参与过当年水利工程建设的人的思想共鸣。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渭北旱塬上,为了生存,人们常年奋战在那片干旱贫瘠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辛劳一年所获,尚不能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面对渭北旱塬,时任渭南区委书记实地走访后提出修建抽黄工程这个设想。当时国力还比较弱,要修建如此巨大的一座工程,难度可想而知。作者还原了半个世纪前这个工程的艰难。当时工地上父子、夫妻、姐妹、兄弟搭档随处可见,他们在河滩上随意扎起的窝棚里,在土崖上掏出一个个窑洞,在这里度过了三年时光。他们不计酬劳,辛苦劳作,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终完成了祖辈的梦想。作者用宏大的叙事,真实的场面还原,引发了人们对一个年代的追溯。

中国水利文协黄河流域
东雷抽黄文化工作室揭
牌仪式

  在《黄河西流去》里,不仅有各时期领导层面的担当,更有普通百姓的奉献承载。时光催老了一代人,那一代人的生存足迹,唯有透过小说的片段窥得一斑。文中碎片化的印记,平淡而又真实的场景还原,个体为了信仰所付出的努力,如作者所说,这一代人吃了三五代人的苦,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成就这座利在千秋的水利工程。抽黄工程从开始建设到黄河水西流奔腾上塬,到四十年后那一茬设备完成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再到全面升级以数字化运作迈向未来,这其中有着一代代抽黄人无私奉献精神的承接,更有着一代代人黄河情怀情结的传递,而这一切的精神与情感原点,就在于半个世纪前13万人空前的奇迹创造。《黄河西流去》所精心构筑的水利建设史与当下及未来的精神、情感联结,体现深厚的人文情怀,写出了水利工程与水利人的使命担当。

县文联主席刘钧锋
副主席王冬梅在座谈会上

  时光追溯到从前,13万人齐干抽黄的初心是为了解决子孙的温饱,他们不去想过于复杂的东西,有了信念,凭着一腔热情终于完成了使命。抽黄人所凝聚的“黄河情怀,大禹风范”,是与现代文明本质相融合的时代精神。《黄河西流去》讴歌的是许多人用生命在黄河上立起的一座丰碑。

  书中主人公李高艳的父亲是虚构性叙事的主角,是13万抽黄工程民工中的一员。他安守本分,钻研技术,从内心排斥各类小聪明。父亲认为,唯有紧跟时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新时代抽黄工程打开了西北水利现代化全新格局。完成《黄河西流去》,李高艳也完成了自己作为水利人的使命担当,这部厚重的作品值得更多的人去关注,去品读。

  作家是社会的见证者、书写者和思考者,作为非虚构小说,李高艳更是参与者。她用第一人称纪实的手法,记叙了自己对于生命记忆的见证,让记录更显真实与真情。她围绕抽黄建设时期的工农关系和改造时期的城乡关系,重现了近50年的东雷抽黄点滴,字里行间流淌着自然之情与敬佩之意。为抽黄工程献出生命的水生与水莲、忠厚老实的父亲、敢为人先的章抗美、不断觉醒的张爱华、睿智敢干的李晓光,这些富有鲜明时代特色和社会背景的人物逐一出现在作者的笔下,跳动着时代脉搏,最终汇聚成了城乡巨变和时代滚滚向前的潮流。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仅仅是要记录那些将生命和信念刻录进抽黄工程的人们,也在不断反思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城乡融合过程中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的不断转变,探讨了人应该在社会大潮中不迷失、不迷茫,始终选择坚守信念与奉献,始终选择蓬勃向上与学习进步,始终保持进取探索和改革精神,字里行间中追寻着真正的抽黄精神和水利精神,更深刻反思着生命的真谛与真意。(本文作者凌先有: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副主席)

        县作协主席党宏认为,李高艳的《黄河西流去》填补了抽黄工程这一题材的文学空白,具有史诗意义和文献价值!他说,半个世纪前开始的声势浩大的抽黄工程,那一代人用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用血汗和生命创造了黄河西流去的人间奇迹,如今李高艳以同样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同样的精神和热情,抒写抽黄人的故事,为他们树碑立传。作者是抽黄历史的缅怀者、记录者。这是一种赓续和传承,事业的赓续和传承,精神的赓续和传承,文化的赓续和传承。李高艳的书名《黄河西流去》,反“黄河东流”之意而用之,既反映了抽黄工程引水上西塬,解决黄河西岸西河之地人民群众灌溉及人畜用水困难的实际,同时也有象征意义,象征着人定胜天,象征着人间奇迹。这本书就是奇迹的见证,历史的记录。

        杜鹏程文学奖获得者、县作协秘书长周洁说,《黄河西流去》所精心构筑的水利建设史与当下及未来的精神、情感联结,人文情怀,写出了水利工程与水利人的使命担当。这是一部兼具人文之美、历史之重、生命之思的优秀作品。它不仅仅是抽黄工程及抽黄人的赞歌,更是一部语言文字优美,人物形象独特饱满,艺术品位很高的文学读物。

【和谐中国网】
    投稿微信:137  7271  7972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