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黑龙江森工总局局长魏殿生:转型之路的突围
发表时间: 2013-03-09来源:



绥阳林业局全景

     广袤的森林、皑皑的冰雪、神秘的界江……对于中国版图最北端的黑龙江,总会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其中,五大连池、镜泊湖、凤凰山、雪乡、珍宝岛等极具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早已成为人们体验北国风光的绝好去处。
     显有人知的是,这些赫赫有名的景区,皆为龙江森工集团所辖,不仅如此,计数整个黑龙江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90%均属森工旗下。作为一个集团企业,森工占据着黑龙江近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林区,森工面积之“大”、森工资源之“广”,绝非想象能及。
     和所有共和国的长子一样,森工始终担当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曾经,作为全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自建国以来,森工生产木材高达5亿多立方米,毫不夸张地讲,全国所需的10根木头中,有3根半来自森工,其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难以计数。对于黑龙江人而言,森工的存在,绝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的意义,它承载了黑龙江几代林业人的希望和梦想。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作为,森工自不例外,曾经特殊的历史情况,让森工始终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充当责任的先锋。然而,当年的森工人未曾想到,正是那段令他们倍感自豪的历史,会为森工的未来留下发展的隐患:资源的大量消耗引发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消大于长”的矛盾日益突显,越砍越细的树木不再为森工带来滚滚财源,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森工遭遇发展的巨大瓶颈,曾经作为黑龙江财政支柱的森工,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负债一度高达百亿。
     对于当时的国有林区而言,森工的状况绝非个例,这种粗放式经营所带来的弊处已成为各大国有林区的普遍问题,并引发中央高层的极大关注。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考察后感慨地讲道,“保护天然林资源刻不容缓,必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2000年12月1日,史无前例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实施,而工程的调研、筹划、试点、启动,正是从森工开始展开。
     2010年,实施10年的“天保”一期工程宣告结束,龙江森工木材采伐任务从1260万立方米锐减至419万立方米,森林资源呈现恢复性增长,从“砍树人”到“种树人”,森工人的身份发生了巨大转变,“前半辈子我伐了3万多棵树支援国家建设,后半辈子我种了5万多棵树保护生态”。森工造林英雄马永顺的话,真实记录了森工林业人的变化。
     在经历“天保”工程的巨大投入后,森工林区的生态和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然而,采伐任务巨减所带来的经济困境,依然深深困扰着森工前进的脚步,其中的关键掣肘在于林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未得到很好的培育。如何发挥森工的资源优势,在转型中实现产业化的真正突围?森工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
     2010年11月,急待寻求突围的森工,迎来新一任管理者——魏殿生,从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司长,调任森工集团总经理。这是充满挑战的抉择,连他自己都不曾想过,过了知天命的年龄,还会毅然决然地奔赴东北,开始生命中又一次不同寻常的转身。对于森工人而言,魏殿生的到任,带来的不仅是生机,更是希望。
     回想起18年前的1994年,刚刚被提升为副司级领导干部的魏殿生,以“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副局长的身份,被派往宁夏任职,在大西北的宁夏,他一待就是4个年头。时隔数年,他再度被调到黑龙江,从西北到东北,他笑言,自己就像一块砖,任凭组织来回搬。然而,这一次的赴任,岂如魏殿生说笑般轻松,作为全国少有的政企合一的单位,庞大而沉重的组织架构、乏力而单一的发展模式,令在转型困境中挣扎的森工充满极大挑战。
     赴任前夕,途经燕山,看千岭绿树、万里晴空,魏殿生有感而发:“任使龙江驱大地,战马不惧北国寒”。看来,他早已深谙此番“转身”的不易,并已做好迎难而上的准备,他的心愿只有一个:让森工重振雄风,让森工人过上好日子…… 
     一切为了民生
     上任的第三天,魏殿生便开始了基层林区的走访调研工作。在他看来,只有了解情况,掌握实情,才能对森工未来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
     魏殿生没有想到,林区已是今非昔比。他还记得,2008年元旦,他曾以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司长的身份,来到东北林区调查森林经营情况,那时候,他对林区的印象就一个字——“破”。而现在,板杖子、破房子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棚户区改造后,窗明几净的新居舍,而这一切的变化不过只有几年的时间。
     “林区的生活太苦,林区人为国家奉献的太多,他们过上好日子是我们最高兴看到的。”上任后,魏殿生马不停蹄地走访基层,他要看看,林区百姓还有什么困难,森工还需要为大家办哪些实事。
     走访中,东方红林区是野生东北虎栖息的重要区域,从哈尔滨驱车到东方红林区需要7个小时的路程,那里的林区人,已多年未见领导的到访,魏殿生的突然到来,让他们异常感动,他们真切地感受着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内心的激动难于言表。
     面对林区人的质朴和长年累月的默默奉献,魏殿生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何尝不知,林区人的生活离富裕还有很大的差距,林区职工工资每月不足千元,处于龙江平均工资线以下,可以说,改善林区人民的生活,是他和森工班子要做的头等大事。他坦言,“有点钱首先就要改善民生,否则,无法面对死心塌地跟着我们干的林区百姓。”
     一年来,魏殿生对森工旗下40个林业局中的30个局和一部分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调研,穿山越岭,不辞辛苦。别人都说他,如此奔波太过劳累,而他却直言,下到各林业局出差是工作常态,其他同志比我辛苦的多。其实累有累的好处,路上还可以不被打扰地看书,自是另一种休闲。他重视调研、乐观进取、务实敬业的工作作风,也在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同事。
     民生工作千头万绪,桩桩件件,在魏殿生看来,最紧要的是把居住环境建设好,要用好现行政策,把棚户区改造、小城镇建设、林区供电、供水、供暖等基础设施建设搞上去。“安居了才能乐业”。这是魏殿生常说的一句话,“住着小草房,老百姓上山不能安心工作,下雨了,正在山上培育,还要担心房子是否塌了。”改善林区人民的住房条件,是森工惠民的重要之举,也是首善之举。因此,魏殿生提出一定要克服各种困难落实好中央精神,举全局之力做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工作。
     棚户区改造,森工的任务是52万户,数量之大,难度之大,史无前例。2008年开始的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设,因为资金等问题,一直进展缓慢。2011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森工191285户、958.62万平方米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当年做到了100%开工,70%竣工,创造了难得一见的“森工速度”。截至2011年底,森工完成了总计312300户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改造面积高达1500万平方米。
     改造后,很多林区百姓享受到了自来水、排水、取暖等基础设施的服务,一些林区的老同志激动地讲:“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楼房,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楼房!”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魏殿生的心里都不是滋味,他发誓要尽自己的一切力量,改善林区百姓的生活,让他们过上舒心的日子。
     对于分散在林区各处的林场和经营所的居民点,不必要也不可能都搬进楼房,所以魏殿生特别主张就地改造升级一部分小砖房,将这些砖房进行内装修并加上保温层,搞好外粉,“穿衣戴帽”,梳妆亮相,既节约成本,又满足需要。改造后的小砖房,俨然一栋栋小别墅,不仅可以自家居住,还可以搞生态旅游,可谓一举两得。
     国家棚改政策的时效性很强,森工人决心抓住机遇,争取在2013年前把棚改任务搞完,2012年,还要再拿下15万套棚改任务。魏殿生说,林区人民居住条件的历史性改善,全靠中央和省里强有力的支持。他直言,“黑龙江是粮食大省,面积大省,但不是经济大省,不是财政大省,但在国家一套住房给予1.5万元的支持下,省里又补贴1万元,15万套住房就是15个亿,这不是一个小数字。省委、省政府对民生如此的投入和支持,不容易啊!”魏殿生的内心充满了感激,他说,在国家如此大的关怀和支持下,就是森工自身建设和资金配套的难度和压力再大,也要千方百计克服。要花好国家给予森工的每一分钱,每一分钱都要服务于百姓生活的改善和林区的发展。
     回顾魏殿生来森工工作的一年,正是林区改善民生任务最繁重的一年,他直言,这一年,在森工党委领导下,森工在全力实施棚户区改造,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工资和职工经营性收入水平,并为林区职工办了20件实事;这一年,职工工资每月提高200元,实施新增就业2.6万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万人,同时开展年人均收入超2万元林场,年收入超1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大户和年收入超千万元林场创建活动……一系列的惠民之举,让林区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大家的劲头更足了,因为他们相信,森工的未来就是他们的希望。 
     民生的根本在于产业振兴
     “天保”二期工程开始,将采伐任务从419万立方米再次削减至89.4万立方米,调减幅度高达78%,也就是说,4根木头中允许砍伐的不足1根了。
     木材产量的大幅削减,让森工主财源基本断绝,不仅如此,仅此一项,在2011年便让森工承担了4亿元的政策亏损,加之“天保”工程经费受专项限制,导致森工资金缺口异常严重,同时,13万职工的就业因此受到影响。
     “一方面要保生态促转型,一方面要抓经济保民生。”魏殿生说,“我们此时面临的压力非常大。‘天保’工程首要的任务就是保护森林资源,而林区靠的就是资源,资源不保,一切无从谈起,生态不保,愧对国家的巨额扶持。再难森工也要坚持,决不能再走砍树卖钱的粗放式经营的老路。”
     然而,利益的驱动,令森林资源的保护难上加难,盗伐超伐林木、非法占用林地等现象时有发生。为加强对资源的严格管理,也为“十二五”开局之年打好基础,2011年森工集中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资源管理专项整治行动,一次查处违法违纪干部多达142人,有效遏制了非法破坏资源的势头,为实施国家二期“天保”工程开了好头。
     在魏殿生看来,生态是基础,民生是目的,稳定是保障,产业是关键。产业不兴,一切落空,他把产业的振兴看得最重。同时,他也清楚,在森工体制的掣肘下,要生态与发展并驾齐驱绝非易事,但广袤的森工林区,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只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其潜藏的经济功能与效益必将得以全面释放。
     谁都知道森工资源广博,但森工林区究竟有多少耕地资源?森工的矿产资源究竟有多少?这一切没人说得清。科学发展,需要科学管理,搞清资源和资产家底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工作。为此,魏殿生和他的同事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资产,摸清家底,做一笔明白账,让森工资源利用实现最大化。
     抓收入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有项目。项目从哪里来?要根据森工资源特点去充分挖掘生成。魏殿生说:“产业结构的调整,让森工从木材生产为主,转入生态建设为主,但生态为主,并非是保住不砍,还要经营,还要发展商品林,发展营林产业,增加收入。”他举例说,营林抚育的枝丫可做成刨花板、纤维板和木耳耳料卖钱,红松可以林果兼用,花卉、种苗可以赚钱。“有穷人,没穷山”,只要想到的,都可以充分挖掘,变成财富。
     除营林产业外,林产工业、种植业、养殖业、森林食品业、药材产业、森林旅游业、清洁能源矿产业都是可以发挥森工特色的潜力产业,“这‘八大产业’做大做强,森工的未来将今非昔比”。魏殿生对发展森工产业充满信心。
     “过去我们林区是粗放式经营,砍了林换钱,就是好日子,科技意识和科技应用水平都比较低。现在这个时代过去了,搞替代接续产业起点要高,不然就很难有市场,对于林区产业化,既要看规模和总量,也要看技术含量和质量效益。”魏殿生如是说。
     据了解,森工林区的产业要发展还缺少新型龙头企业带动。木材采伐业因“天保”工程限制,已大大萎缩,一大批以国有资本和经营为主的林产加工企业,运转不畅、市场不旺、负债累累,需要整合盘活,股份改造。种植养殖、绿色食品、北药产业等还大多数分散于民间,处于低端。旅游产业,各林业局分隔经营,尚未形成有区域特色的旅游集合区和黄金带。魏殿生说,林区资源丰富,不抓产业创收,犹如“端着金饭碗去讨饭”。要抓产业,必须积极着手培育支撑产业的核心和龙头企业,只有这样才可上规模、上档次、创效益,才能壮大森工的整体实力,做强做大森工产业。目前,龙江森工旗下的几大核心企业,正化育襁褓,即将诞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森工林科院是省级林科院中的佼佼者,但由于种种原因,现与全国先进水平已有很大差距。2011年,森工召开科技大会,魏殿生在会上提出,要在3至5年内让林科院重返一流团队,他坦言,“八大产业”急需科技支撑。尽管“十一五”期间,森工科技成果显著,但森工科技的能量还没有完全迸发出来,与其在全省乃至全国林业的地位还不相称,“企业要重视科技,只有企业才是科技真正的研发和应用主体。”他要求各林业局和各企业,必须要明确抓科技的主管领导,必须有专管机构和人员,必须要在预算中安排必要的科技经费,不但要招商引资抓项目,也要引智引人抓科技,吸引科技项目落地开花。
     同时,魏殿生希望能够对接民营资本,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先进的技术和高端的人才,加速森工产业化的进程。然而,也有不同声音,“钱都够花了,你还搞什么融资?”说这个话,是源于“天保”二期工程,国家财政拨给森工的58亿的款项。魏殿生明白,缺资金不是主要问题,小富即安才是大问题,他最担心的就是保住了林,养懒了人。在他看来,森工的可持续发展,一个是生态的可持续,一个是产业的可持续,再就是人的可持续,森工必须要用新的机制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让每一个人都有一股子创业思想和创新精神。
     只有解放思想,才会有创新思路,只有创新发展,林区才会有活力。去年下半年,森工党委在全系统积极部署开展“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活动,要使林区发展的潜力全部迸发释放出来。魏殿生深信,思想有多宽,路子就有多宽,思想有多远,发展就有多远。
     2011年,森工“八大产业”成绩显著,产业总产值达到389亿元,同比增长13.3%,产业增加值162.6亿元,同比增长13.1%,同时,产业园区已由12个增加至19个,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林业与地方联手招商引资项目达126个,引资总额高达90亿元,全年落地资金达到21亿元,有效地带动了林区职工和农民的就业与增收,在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凸显了其示范带动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森工的发展,魏殿生和他的同事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林区的发展建设之中。他相信,有国家和省里的坚强支持,有林区人的共同努力,三年后,森工一定会再度成为黑龙江强大的集团企业。他更深信,扎根于这片黑土地上的林区经济,必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一股强劲增长力。森工一定会有新崛起、新飞跃!     文/记者 邓丽君 王爽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