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广奇:修史鉴今 打造古村新形象
发表时间: 2023-05-08来源:和谐中国网陕西工作站

修史鉴今 打造古村新形象

——在《北阿场村史》发布暨村碑揭幕仪式上的讲话

马广奇

(2023年51)

全村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各位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好!春暖花开,阳光灿烂。今天是五一节,大家欢聚一堂,首先祝贺我们北阿场村第一部村史正式发布!祝贺我们村村碑正式揭幕落成!各位村民赶来现场,外地的游子返回家乡,十里八乡的嘉宾代表前来道贺,各级领导出席仪式,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在这个简朴、热烈、隆重又有意义的时刻,我和大家一样高兴,毕竟这是我们村历史上的一件大喜事、大好事!这里,我代表村史编委会,把村史的编修情况给大家做以汇报,主要想谈以下问题:为什么要写村史?立村碑?村史应该怎么写?写了村史能怎么样?展望一下未来。

一、为什么要编修村史?

水有源,木有本,人有宗,村有史。中华民族5000年,我们村有文字记录自夏末商初距今大约3700年,基本上与国史同步。据悉,全国共有60多万个自然村庄,目前有村史或村志的仅有200余个。我们完成村史的编修工作,不仅填补了北阿场村历史的空白,而且可以说处于全国领先方阵!

我在北阿场村出生长大,19岁考上大学才离开家乡。小时候一直不明白一个问题:我们村为什么叫“阿场”?问过家长,问过老人,问过老师,没有人能说清楚。“阿场”这个名字很奇怪,很神秘,很独特,很有意思,现在上网搜索,全国没有重名,独一无二。她不像“段家庄”“马家庄”“杨家庄”“同家庄”那么容易理解。这样一直疑问着、追问着,在外边工作了好多年,后来终于明白,原来是“阿衡(伊尹的官号)家的碾晒场”,我们村原来是“古有莘国”之属地,商初国相伊尹(?—前1713)之故里。

上世纪90年代我在南方下海,后来回到古都西安大学教书,每次过年回家,都要与村里各方人士谈到村史编修事宜,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都不了了之。本次村史编修的正式启动和如期完成,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一是时代到了,国家强调弘扬传统文化,鼓励村风家风建设,可谓“天时”。二是北阿场村有这么独特难得悠久的历史,也有老三届村民王民乾先生近些年来的个人“随意录”的长期考证和深厚积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谓“地利”。三是编委会成员发自内心热爱家乡强烈的乡情意愿和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在外多年学习工作坚实的功底,以及正处于离岗退休年龄的时段,加上全体村民的热情支持和全力配合,可谓“人和”。天时地利人和,形成合力,拧成一股绳,此事必成也!

我们知道,周边一些村庄,也有编修本村村史的愿望,也酝酿了很久,有的也动工了几年,但目前都没有完成。今天我们村村史的正式发布,算是填补了历史空白,了却了经年夙愿,实现了村民厚望,我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地了,可喜可贺!

二、为什么要立村碑?

北阿场村很小,多年来在地图上找不到。我1979年上合阳中学时,坐公共汽车,在车站看到了合阳县地图,第一次看到了“百良”公社的名字都很激动,根本找不到“北阿场”。这几年有了“百度地图”“高德导航”,可以放大缩小,才逐步找到了“北阿场”三个字。多年来,外边人经过村子,外地朋友找来,村口一直没有路牌,我想拍照留影村里都没有一个背景标识,实在遗憾。因此,这次借村史编修,村里爱心人士捐款,同时立个村碑,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也算是填补了一个遗憾。从此,在地球上,在中国地图上,我们北阿场村就有了明确的地理定位和标识!

三、村史编修的原则

村史编修是一项文化工程,是一件严肃而庄重的事情,必须坚持一系列的原则。

1)民间性。由村里热心人士自愿发起,组成编委会,非官方组织,这样可以减少行政干预,不受形式主义的影响。

2)能力强。编委会组成一定要志同道合,老中青结合,几个人非常得力。有文化,眼界高,责任心强,文字功底好,具备写作协调能力。

3)基础好。前期准备充分,有资料,有记录,有积累,有各种历史考证、图片,基础厚实。

4)计划性。有顶层设计,有主题主线,有内容板块,有分工合作,有进度安排,有时间节点。平时互相沟通,稳步推进,按部就班,到时必须完成。

5)公正性。有公心,客观公正,以史实为依据,以现有资料文献为基础,不偏不倚,具有长期历史价值。

6)主题性。“村史”不是“家史”,也不是个人传记,要照顾全体村民,照顾全部家族姓氏,展现全村整体历史风貌,不能突出个人家庭。“村史”也不是“国史”“正史”,因此,排除政治纷争,排除意识形态,不必“高大上”,不必“悬在空中”。

7)主线性。紧扣主题,抓住主线,不怕争议,不怕矛盾,抓大放小,求同存异,排除一切干扰,一抓到底。

8)开放性。留有余地,留有出口,可以补充,可以完善,十年以后可以修订,一代一代可以续写,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9)公益性。编修村史不计报酬,不收费用,是纯公益、无偿性的文化项目。当然由于付梓印刷,也不反对村民企业家自愿资助,爱心捐款,弥补印刷成本。

10)长远性。村史,资政,育人。写淳朴民风,写优良文化,写历史主流,树立正能量。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有温情,有未来!

我们的村史之所以能够如期完成,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最关键的是一开始就制定了并且过程中一直坚持了这些原则,才能心想事成,这是我最大的体会。

(四)北阿场村的前景展望

村史发布既是前期编修工作的结点,也是系列文化工程的起点。展望未来,我个人有一系列初步的想法,借这个难得的机会,跟大家聊聊,算是抛砖引玉。

1)设立“村史馆”。找个地方,腾个房子,设个展室,把村史、家谱陈列起来,把村里有价值的古物、文物,代表性的农具、家具、厨具、用具等收藏起来,展示给村民、来人和后代,尤其是给在外生活的年轻一代留点记忆和念想。

2)建个“网站”尤其是微信公众号。把村里文字的东西放上去,借助网络的力量,由本地化走向全国,甚至全球化,扩大村庄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变成无形的、无限的、潜在的、巨大的、有价值的资源、资产。

3)航拍视频。发动在外工作有条件的年轻人回村时,航拍一些视频、图片,编写一些动漫,使得村庄形象化、可视化、可传播,说不定能成为“网红”村庄。

4)打造景点。由于村里古建、庙宇、城墙、学校等都拆除了,修复也非一日之功。目前可以与“徐水河国家级森林公园”战略规划相对接,以“百良水库”为主线,抽水一级站、二级站等都很震撼,泉子沟,盘山路到陈家园子、水磨、哑姑塘、百良水库等都有自然观赏性,逐步修通连接,收拾打扮,打造成十里八乡的小景点,慢慢就可能成为徐水河畔、黄河沿线的全国性的旅游景点。

5)完善村史。以首版为起点,利用村民高涨的热情,继续收集资料图片,补充、完善、扩充、续写村史,不能停下来,这是下代人的事情。

总之,希望大家,以今天为起点,多想点未来;以阿场为起点,多睁眼看世界。全体村民,内外联动,干部带头,群策群力,把北阿场村的事情办好,把历史发扬光大,为实现古村振兴多做有益的事情,我相信北阿场村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谢谢大家!

马广奇:陕西科技大学教授、博导、经管学院原院长,北阿场村七组人)

————————

【和谐中国网】

www.hxzg.net

合作微信:330835268


奋进新时代 形象添光华

和谐中国网

为机构和个人展示和提升全新形象

征稿启事

一、目的:

为促进全国优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后疫情时代取得大发展,完整展示和提升机构和个人的新形象,和谐中国网特开展“奋进新时代,形象添光华”活动。

二、形式:

“和谐中国网”www.hxzg.net(点击网址可进入首页)作全面的图文展示。

三、要求:

1、机构:必须是在国内合法的注册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团机构均可(须提供注册证照的照片)

2、个人:必须是守法公民。

3、文字简介:机构5000字以内,个人2000字以内。

照片:机构15幅以内,个人10幅以内。

文字和照片必须实事求是,合法合规。

(本网是发布平台,如有不实内容,文责自负。)

4、编辑和网络服务费:机构1000元,个人500元。【除在和谐中国网刊登图文简介外,另赠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原创书法一幅】

四、投稿邮箱:

330835268@qq.com

五、联系:

微信:330835268

短信:18066860521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