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好了,“精神”病了
发表时间: 2012-10-31来源:

     新华网南京10月23日电(记者 蒋芳)“天津某医院对当地1.5万余名18岁以上居民抽样调查显示患有精神障碍的比例超过15%”“16至34岁青年已成为自杀的高发人群”“近三成酒驾者属于酒精依赖症患者”……

     19日至21日在南京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期间,来自全国的2000余名精神科医师及专家发布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字。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怎样才能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治愈率?

     精神疾病已成“世纪病”?

     随着社会发展,与人们身心健康息息相关的疾病谱亦随之变迁。有权威专家曾表示,如果说19世纪是传染病世纪,20世纪是躯体疾病世纪,那么21世纪随着各种生物疾病控制得越来越好,但由于不重视、诊疗水平有限等问题,精神疾病已经成为“世纪病”。世卫组织此前称,全球每4人中就有一人需要精神治疗。

     我国的状况亦不容乐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马辛教授透露,该院于2010年对北京市居民进行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心境障碍(主要包括抑郁、焦虑和躁狂等症状)是精神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其次为物质使用障碍(包括酒精滥用和依赖)。

     而天津、沈阳等地的调查也显示了类似结果。天津安定医院2011年对该市1万多名居民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患有精神障碍的比例高达15%。沈阳市区中小学抑郁障碍的抽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4年级至高三的学生中抑郁症状总检出率高达19.83%,其中峰值出现在5年级、初三和高三。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相关负责人曹阳表示:“这一状况应受到重视。”

     “三不足”造成高发低治

     面对精神疾病患者数量的逐年上升,国内精神卫生机构的资源与服务却难以跟上。加上对抑郁、焦虑和酒精依赖等精神障碍认识不足,导致延误治疗、误诊甚至讳疾忌医等情况经常发生。“三不足”共同造成了精神疾病高发病率、低治愈率的现状。

     据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等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精神科床位密度为1.71张/万人,大多数中西省份床位密度仅在0.7至2.0张/万人之间。“虽然较2006年的1.12张/万人有明显的提高,但是总数仍然不足,并且资源分布极为不合理。”研究人员马宁说。

     除了资源不足,由于相关精神专科医生人数不足,导致诊疗等服务水平也难以跟上。“我国每年60万医学毕业生,10万成为医生,5年后留下一半就不错了。而精神科医生就更少了。”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于欣表示,尤其是随着老年精神疾病的不断高发,老年专科尤其是能够从事老年精神疾病专科诊治的医疗护理人员面临较大缺口,老年精神病学工作人员培训体系在我国才刚刚起步。

     与此同时,更多的精神患者尚未认识到自己已经成了精神疾病的患者或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接受医治。江苏省泰兴市精神病防治院的顾德祥介绍,对50例以头痛为主诉的患者进行调查,发现其中隐匿性抑郁症的达到10例。甚至还有医师透露,有多起抑郁症被误诊为外科疾病并进行手术治疗。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单位联合展开的沪、京、湘焦虑抑郁大众知晓度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一以上的调查对象对于社交恐惧症、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症能够识别。但多数调查对象认为这些病症仅属于对生活压力的反应、情绪波动或心理问题,仅有不足10%的人认为它们属于精神疾病。

     “不愿意向亲人公开、不愿意接受专业治疗、恐惧社会压力成为这类疾病被延误,而无法有效治疗的主要原因。”天津市安定医院徐广明教授表示。

     用“心灵”呵护“心灵”

     物质日益丰富,科技日益发达,但精神疾病患者却增多了。对此专家认为,心病还需心药医,除了尽快提高精神专科建设水平,更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知识普及和社会关爱。

     据了解,老年人患精神疾病的原因有脑功能衰退的原因,但也并非绝对。有些老年人在受到社会生活环境因素影响,比如面临退休、空巢、躯体疾病、婚姻变故和子女关系等,更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有研究成果表明,精神抑郁者更易患阿尔茨海默氏症,而通过子女和社会的关爱,能够缓解老人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减少老年痴呆的发病率。

     不仅如此,加强社会普及和减少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均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此类疾病的产生。“抑郁症防治的‘主战场’在综合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因此必须重视对非精神科医师的培训,并借助社区和社区医院的力量,提高对社区人群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于欣说。

     有关专家建议,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职场人士不妨定期找专业医生给自己做个心理体检,对心理健康状况做出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即使患病了,如轻度、中度抑郁症使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运动”的综合治疗方式都可以治愈。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