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徐霞客游记》与“中国旅游日”
发表时间: 2025-05-19来源:和谐中国网

《徐霞客游记》导读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这一日期源自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著作《徐霞客游记》。该书的开篇《游天台山日记》写于1613年519日(明万历四十一年三月三十),徐霞客从浙江宁海出发,开始了他长达30多年的旅行考察。为了纪念这位“中国旅游第一人”,国家将这一天定为“中国旅游日”。

——题记 

在行走中觉醒

《徐霞客游记》与一个士人的精神突围

和谐中国网 李耀君

徐霞客画像

17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大多埋首于八股制艺,在科举功名的独木桥上拥挤前行时,一位来自江苏江阴的布衣士子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他背起简单的行囊,手持一根竹杖,踏上了长达30余年的漫游之旅。这位被后世誉为"旷世游圣"的徐霞客,用双脚丈量了大半个中国,留下了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不仅开创了中国系统地理考察的先河,更以其独特的生命实践,完成了一个传统士人对时代精神桎梏的华丽突围。

霞客之旅

科举体制外的"异类"人生 

徐弘祖(1587-1641),字振之,号霞客,出生于明朝万历年间江苏江阴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徐家祖上曾有人为官,但到徐霞客父亲徐有勉时,已基本淡出仕途。有勉公"不喜冠带交",常与友人徜徉山水之间,这种不慕荣利的家风对年幼的徐霞客产生了深远影响。与当时绝大多数读书人不同,徐霞客自幼"特好奇书",对科举必读的四书五经兴趣索然,却对历史、地理和游记类著作情有独钟。据记载,他常将此类"闲书"藏于经书之下偷偷阅读,被老师发现后遭到斥责,却依然不改其志。

十五岁那年,徐霞客参加童子试未中,这本是士子人生中的重大挫折,却被他转化为命运的转机。在父亲的开明支持下,他毅然放弃了科举之路,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徐霞客语)的志向。从22岁开始,直到54岁因病返乡,徐霞客先后进行了二十多次长途旅行,足迹遍及今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19个省区。在交通极为不便的明代,这样的旅行范围和持续时间堪称奇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徐霞客的旅行完全不同于当时文人雅士常见的短途游览或仕宦途中的顺道观光。他的每次出行都是纯粹以探索自然为目的的专门考察,且越是人迹罕至、记载罕闻的地方,他越是兴致盎然。为了考察广西真仙岩后的暗洞,他让同伴抓住他的双脚,自己倒悬身体进入洞中探查;在云南考察时,他多次遭遇盗匪,几乎丧命,却依然坚持完成了对金沙江源流的考察,纠正了《禹贡》中"岷山导江"的千年谬误。这种将生命置之度外的探索精神,使《徐霞客游记》远远超出了一般文人游记的范畴,成为一部具有科学价值的实地考察报告。

时代背景

末世王朝中的另类选择 

徐霞客生活的晚明时期(1587-1641),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张力的特殊时代。一方面,明朝统治已显露颓势,宦官专权、党争激烈、边患频仍,社会危机四伏;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繁荣,市民文化兴起,思想领域出现了冲破理学束缚的新动向。李贽的"童心说"主张个性解放,徐光启等士人开始接触西方科学知识,地理大发现带来的世界图景正在改变部分开明知识分子的认知框架。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传统的价值体系开始松动,为个体生命的多元选择提供了可能空间。

科举制度发展到明代已达极致,八股取士将无数知识分子的才智束缚在僵化的格式中。功名利禄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几乎唯一标准,士人群体普遍陷入"科举崇拜"的集体无意识。徐霞客的曾祖曾耗费巨资修建"万卷楼"以激励子孙向学,家族对他的科举期待可想而知。然而,徐霞客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这种选择在当时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坚定的自我认知。他在《游记》中很少提及科举之事,但对自然奥秘的描述却充满热情,这种价值取向的差异清晰地表明了他对主流价值观的疏离。

晚明社会虽然危机四伏,却也提供了徐霞客长期旅行的客观条件。发达的出版业使他能够获取《大明一统志》等地理著作;商业网络的扩展带来了相对安全的旅行路线和住宿条件;民间结社的盛行使他能够获得各地朋友的帮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徐霞客的母亲王孺人对儿子非同寻常的支持。在"父母在,不远游"的儒家伦理下,这位开明的母亲不仅鼓励儿子出游,还亲手为他缝制"远游冠",甚至以七十多岁高龄陪同儿子短途旅行以消除其顾虑。这种家庭支持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中实属罕见,为徐霞客的旅行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后盾。

思想特质

科学精神与审美体验的完美融合 

《徐霞客游记》之所以能够跨越时空引发今人的共鸣,关键在于它呈现了一种独特的思想特质——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的完美结合。在考察山脉水系时,徐霞客表现出惊人的科学严谨性;在描述自然景观时,他又展现出诗人般的审美敏感。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特质在他身上得到了和谐统一,构成了《徐霞客游记》最迷人的精神气质。

徐霞客的地理考察具有明显的实证科学特征。他坚持亲眼观察、亲手测量、亲自验证,不轻信前人记载。在福建考察时,他通过实地比较,纠正了《一统志》将建溪误认为闽江正源的错误;在云南,他通过追踪比较金沙江与岷江的流量,得出了金沙江才是长江正源的正确结论。他对岩溶地貌的观察比欧洲早了一百多年,对火山地貌的描述精确细致。更难得的是,他发展出一套记录地理信息的科学方法,包括方向定位(如"东望...西眺...")、距离估算(常以步行时间换算)、地形描述(如山势"如列齿""如展旗")等,这些方法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具有科学价值。

与此同时,《徐霞客游记》又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审美情趣。徐霞客笔下的自然不是冷冰冰的研究对象,而是充满生命力的审美客体。他这样描写黄山松树:"绝巘危崖,尽皆怪松悬结。高者不盈丈,低仅数寸,平顶短鬣,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寥寥数语,既准确抓住了黄山松的形态特征,又赋予其人格化的精神气质。在考察湖南茶陵麻叶洞时,他听说洞中有"神龙奇鬼",非道士不能入,但他"乃佣土人导行",科学考察后幽默地写道:"余所见石理粗而色赤者,多顽石无窍;其晶莹细润而色白者,多漏透有纹。土人所谓''者,皆白石纹溜而成者也。"这种将科学求真与文学表达相结合的能力,使《徐霞客游记》既不同于纯粹的地理志书,也有别于一般的抒情游记。

徐霞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尤为深刻。他既不像传统隐士那样将自然单纯视为逃避现实的场所,也不像近代科学家那样将自然视为征服的对象,而是以一种平等、对话的姿态与自然相处。在攀登雁荡山时,他因寻找雁湖而误入险境,几乎丧命,却在《游记》中平静地记录了这一经历,没有夸张的恐惧,也没有虚伪的超脱,只有对自然奥秘的真诚探求和对生命极限的坦然面对。这种态度在人类中心主义盛行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

现代启示

在工具理性时代重寻生命的

诗性维度 

在科技高度发达、生活节奏急速的当代社会,《徐霞客游记》所代表的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具有特殊的启示意义。当现代人被各种电子设备包围,与自然日渐疏离;当功利计算成为主导性的思维模式,诗性和想象力不断萎缩;当标准化的人生轨迹压抑着个体的独特潜能,徐霞客的生命选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另类可能。

徐霞客启示我们,人生可以有超越功利的选择。在科举功名作为唯一"正途"的时代,他毅然选择了自己热爱的地理考察,并为之付出毕生精力。这种选择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积极的追求;不是对社会的冷漠,而是对生命更高价值的忠诚。今天,我们虽然不再面临八股取士的制度性压迫,但各种隐形的社会期待和标准化的人生模板依然束缚着许多人的选择。徐霞客的故事提醒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符合外界的期待,而在于发现并实现自己独特的潜能与热爱。

《徐霞客游记》还启示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徐霞客那种既科学严谨又充满敬畏的自然观特别值得借鉴。他既不迷信自然(如揭穿"神龙奇鬼"的真相),也不狂妄自大(始终保持对自然力量的尊重),这种平衡的态度正是当代环境伦理所需要的精神资源。当我们面临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问题时,徐霞客式的整体性思维和跨学科视角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

徐霞客对专业精神的诠释同样令人深思。在没有科研经费、学术职称和机构支持的情况下,他凭借个人热情完成了系统性的地理考察,这种纯粹的研究态度对今天的学术界具有镜鉴意义。当学术研究日益被量化考核、项目经费所左右时,徐霞客式的“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精神显得尤为珍贵。他对细节的关注(如精确记录洞穴的朝向、大小、石质)、对真相的执着(如多次验证同一现象)、对错误的坦然(如实记录自己的误判)等品质,都是学术工作者应当继承的宝贵遗产。

在个人层面,《徐霞客游记》邀请我们重新发现"行走"的意义。在交通工具高度发达的今天,"旅行"往往变成了景点打卡和消费行为,失去了与大地、与自我深度对话的维度。徐霞客那种缓慢、专注、全身心投入的旅行方式,提醒我们"过程"本身的价值。他用三十余年时间,一步一个脚印地丈量大地,这种耐心和专注在碎片化、快节奏的当代生活中几乎成为一种奢侈。也许,我们需要重新学习徐霞客的"慢游"哲学,在行走中重新发现世界,也重新发现自己。

徐霞客临终前说:"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这段话不仅总结了他一生的成就,更道出了一个觉醒个体的自豪与满足。在体制化的明代社会,一个布衣士子凭借个人选择走出了如此精彩的人生轨迹,这一事实本身就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后世无数寻求精神突围者的道路。

《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一部地理著作,更是一部关于自由与勇气的生命史诗。在这个充满各种"标准答案""成功模板"的时代,徐霞客邀请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值得过的人生?如何在各种结构性约束中找到自我实现的缝隙?也许,答案不在书斋里,而在行走中——正如徐霞客用他一生的实践所证明的那样。

【附1】

【徐霞客赋】

和谐中国网 李耀君 

江阴霞客,千古游侠。负青天而揽五岳,踏黄尘以穷九遐。芒鞋破处,山河入梦;竹杖断时,星月为家。卅四载孤征,八万里云程谁继?廿八卷遗文,五百秋奇字生华。

若夫少年辞亲,振衣千仞之上。母授远游冠,妻裁山水帐。金榜蚀名,幸逃樊笼之羁;玉壶倾尽,独爱烟霞之贶。初泛太湖波,已抱昆仑想。天台石梁观瀑,雁荡龙湫辨嶂。武夷虹板之奇,黄山云海之壮。步步皆抉玄微,字字俱含鸿响。

至其南渡潇湘,西极邛僰。金沙夜泊,听狂涛之欲噬骸骨;剑门晓行,叹鸟道之将裂胸臆。遇盗焚舟,失侣绝食,未尝辍笔辍屐。及登峨嵋雪岭,临昆仑冰域,双足皲裂而笑指星斗,一衫褴褛犹醉量地脉。更南入瘴乡,礼鸡足佛光;复北穿朔漠,叩恒宗绝壁。真所谓"以身饲山水,至死得甘饴"者也。

若乃测江辨源,直破千年讹传。证金沙乃长江正脉,指盘江实粤水真源。溶岩为记,首创地貌之学;地热留痕,早具板块之见。霞客之智,不在玉堂金马;霞客之富,岂输铜山邓通?以宇宙为苑囿,以古今为晨昏,此其所以冠"旷世游圣"而垂不朽欤?

今观其游记,犹见孤筇身影出没烟岚。字里能闻虎啸,行间时见猿攀。徐公之风,使后来者怅望千载:科技虽利远征,然无此铁脚;信息纵快寰宇,终少却诗胆。霞客精神,实华夏脊梁之一种——不求闻达而自达,未慕永恒竟永恒!

乱曰:鸿爪印雪,终化云烟。惟此壮怀,与山同坚。丈夫当驰骋天地,岂匍匐于庙堂之间?

【附:作者简介】李耀君,1966年出生,陕西渭南合阳人,陕西师大毕业,国学教育指导师,《弟子规-人之规》现代修订者,和谐中国网创始人,和谐书院院长,台湾孔子学院特聘教授,曾担任央视《星光大道》评委,兼任多家企事业单位文化顾问。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微信交流:330835268

【附2】

《徐霞客游记》目录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的旅行日记汇编,现存版本主要为后人整理,其目录结构因不同整理版本而略有差异。以下是常见的《徐霞客游记》目录框架(以通行本为例):

 

1. 游天台山日记(浙江台州)  

2. 游雁宕山日记(浙江温州)  

3. 游白岳山日记(安徽休宁)  

4. 游黄山日记(安徽黄山)  

5. 游武彝山日记(福建武夷山)  

6. 游庐山日记(江西九江)  

7. 游黄山日记(后)  

8. 游九鲤湖日记(福建仙游)

 

9. 游嵩山日记(河南登封)  

10. 游太华山日记(陕西华山)  

11. 游太和山日记(湖北武当山)  

12. 闽游日记(前)(福建)  

13. 闽游日记(后)  

14. 游天台山日记(后)  

15. 游雁宕山日记(后)  

16. 游五台山日记(山西)  

17. 游恒山日记(山西大同)

 

18. 浙游日记(浙江)  

19. 江右游日记(江西)  

20. 楚游日记(湖南)  

21. 粤西游日记(广西)  

22. 黔游日记(贵州)  

23. 滇游日记(云南,篇幅最长,分多篇,一至十三详细记录云南山川、地貌、民俗等)

 附编(部分版本收录)  

 徐霞客传(钱谦益撰)  

 徐霞客墓志铭(吴国华撰)  

 补编游记(散佚篇章辑录)

 说明  

1. 版本差异:现存版本以清代季梦良整理本为基础,近代有褚绍唐、吴应寿等学者校注本,目录可能调整。  

2. 内容特点:日记按行程时间排序,涵盖16个省区的自然地理、人文风貌,尤以《滇游日记》最为详尽。  

3. 散佚部分:原稿曾散失,现存约60万字,仅为原稿部分内容。

 



【附】

李耀君《国学经典导读》选刊链接

一、儒家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大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5.html 

《中庸》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6.html

《论语》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0.html 

《孟子》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9.html

二、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诗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8.html

《尚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0.html

《礼记》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5.html 

《易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3.html

《春秋》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1.html

三、儒家十三经

(“十三经”之《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论语》等见上“四书五经”,其余如下)

《周礼》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3.html

《仪礼》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2.html

《左传》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5.html

《孝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0.html

《尔雅》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6.html

…………

四、道家文化

《道德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1.html

…………

五、佛家文化

《金刚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7.html

…………

六、综合

《黄帝内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0.html

《阳明心学》导读(儒家为主,兼容佛道)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1.html

《王凤仪言行录》导读(融合儒释道)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2.html

…………



【附】延伸阅读

【李耀君文化随笔】选刊链接——

儒家文化与儒教:历史脉络与概念辨析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6.html

道家与道教:同源异流的中国智慧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7.html

《佛文化的三重维度:智慧·学说·信仰》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8.html

汉字之殇与重生:一场跨越世纪的文明辩证法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5.html

《读懂汉字,就是读懂中国》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1.html

《汉字书法及其功能价值演变的思考》

http://www.hxzg.net/html/62-14274.html

《设立国家汉字文化节”的议》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3.html

《读书赋》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http://www.hxzg.net/html/62-14320.html

《谷雨与仓颉造字的文化渊源》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2.html

《呦呦鹿鸣处:一个名字里的文明预言》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9.html

《商相伊尹对中医药和健康养生的贡献》

http://www.hxzg.net/html/35-14276.html

《中国航天赋》(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9.html

《知识产权的双刃剑:在保护与共享间寻找平衡》

http://www.hxzg.net/html/62-14324.html

《身心合一的健康养生之道》

http://www.hxzg.net/html/62-14333.html

《祝由术的起源发展和现代意义》

http://www.hxzg.net/html/35-14271.html

《再生医学之父——徐荣祥赋》 

http://www.hxzg.net/html/35-14282.html

…………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

为全国各类优秀机构和个人

制作精美【专题图文宣传】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彰显和提升美好形象

联系微信:330835268

 

欢迎全国优秀书法家书写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撰)

 

奋进新时代 形象添光华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展示和提升全新形象

(为AI搜索编辑提供素材)



征稿启事

一、目的:

为促进全国优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后疫情时代取得大发展,完整展示和提升机构和个人的新形象,打造机构和个人IP,和谐中国网(和谐网)特开展“奋进新时代,形象添光华”活动。

二、形式:

在“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点击网址可进入首页)作全面的图文展示,打造机构和个人IP.

【范例】和谐网总编李耀君个人IP: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三、要求:

1、机构:必须是在国内合法的注册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团机构均可(须提供注册证照的照片)

2、个人:必须是守法公民。

3、文字简介:机构5000字以内,个人2000字以内。

照片:机构15幅以内,个人10幅以内。

文字和照片必须实事求是,合道合德,合法合规。

(本网是发布平台,如有不实内容,文责自负。)

4、编辑和网络服务费:

个人600元,机构1200元(增值服务:1.每年可补充完善一次;2.可赠送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原创书法一幅)。【如另有特殊发稿要求,编辑服务费另商】

四、联系微信:330835268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