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
充分发挥中华文化
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和谐中国网 李耀君
5月21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旨在强调文化多样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文明之一,承载着五千年的智慧积淀,其“和合共生”“天下大同”的理念,与联合国倡导的多元文化共存、共同发展的目标高度契合。在全球化面临挑战、文明冲突时有抬头的今天,如何充分弘扬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其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力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其世界意义
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合道家、佛家等多元智慧的文化体系。其核心价值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也为全球治理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和合”思想:化解文明冲突的智慧
中华文化自古崇尚“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强调在差异中寻求和谐。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一思想超越了西方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提供了哲学基础。在当今世界,民粹主义、排外情绪有所抬头,中华文化的“和合”理念显得尤为珍贵。
《礼记·礼运》中提出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大同世界”的追求。这种天下观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倡导各国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高度评价中华文化,认为其“和合”精神是解决21世纪全球性冲突的关键。
(二)“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智慧
道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思想与当代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北宋思想家张载提出“民胞物与”的命题,将自然万物视为人类的朋友,而非征服的对象。
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中华文化的生态智慧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中国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是对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诠释,并已在全球环境治理中产生广泛影响。
(三)“仁爱”“兼爱”:构建人类共同伦理
儒家倡导“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这些思想超越了国界和种族,体现了对人类共同福祉的关怀。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推己及人的道德观,为构建全球伦理提供了重要资源。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人道主义危机频发的背景下,中华文化的“仁爱”精神可以成为促进国际互助与合作的重要纽带。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中国提出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正是对这一传统的发扬光大。
二、中华文化促进文明对话与全球治理的实践路径
要让中华文化在世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必须通过多种渠道推动其国际传播,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一)深化文明对话,增进国际理解
1. 加强语言与教育交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全球的设立,为外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了重要平台。未来应进一步提升其教学质量,不仅教授语言,更传播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同时,支持国际汉学研究,鼓励海外学者从学术角度深入解读中华文化。
2. 推动文化遗产的国际共享
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敦煌莫高窟、长城、故宫、兵马俑等,它们不仅是中国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通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合作,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国际合作,可以让世界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例如,敦煌研究院与法国、英国等国的合作项目,就为国际社会了解丝绸之路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3. 举办高层次文明对话论坛
中国可以发起或参与更多国际文明对话活动,如“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交流提供平台。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提出“轴心时代”理论,认为公元前500年左右,中国、印度、希腊等文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突破。今天,我们同样需要一个新的“轴心时代”,让不同文明在对话中共同进步。
(二)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1. 推动“和合”理念融入国际规则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改革需求,中华文化的“和合”思想可以为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提供新思路。例如,中国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就是对传统“协和万邦”理念的现代发展。
2. 倡导“中庸之道”化解国际争端
《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在国际冲突调解中,中国可以发挥“中庸”智慧,推动各方寻求平衡点。中国在斡旋沙特与伊朗复交中的成功实践,就体现了这一智慧的现实意义。
3. 推广“天下大同”的全球发展观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秉承“丝路精神”,强调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正是“天下大同”理念的生动实践。截至2023年,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为全球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三、创新中华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
要让中华文化真正“走出去”并产生影响,必须适应当代传播规律,运用创新手段增强其吸引力。
(一)科技赋能文化传播
1. 数字化呈现传统文化
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例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数字故宫”项目,让全球观众可以线上游览紫禁城;敦煌研究院的“数字敦煌”工程,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欣赏到精美的壁画艺术。
2. 人工智能助力文化解读
开发基于AI的中华文化学习工具,如智能古诗生成系统、书法练习软件等,降低外国受众的学习门槛。百度开发的“文心一言”等大模型,已经开始在传统文化传播领域发挥作用。
(二)文化产业“走出去”
1. 影视作品的国际传播
《长安三万里》《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动画电影,以现代技术呈现传统文化元素,在海外市场取得良好反响。未来应支持更多此类作品的创作与推广。
2. 游戏产业的“文化出海”
《原神》《永劫无间》等游戏巧妙融入中国武术、建筑、音乐等元素,成为年轻人了解中华文化的新窗口。米哈游公司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海外玩家因为《原神》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三)青年交流与民间外交
1. 鼓励青年文化使者
支持年轻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参与国际交流。如“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三十年如一日研究汉字演变,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 发展文化旅游
打造“唐诗之路”“茶马古道”等主题旅游线路,让外国游客在体验中感受中国文化。云南丽江、福建土楼等地的实践表明,文化旅游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总之,在世界文化多样性日到来之际,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智慧源泉。从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到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华文化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精神。
面向未来,我们要以创新方式弘扬中华文化,让其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正能量。正如《易经》所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唯有在传承中创新,在交流中互鉴,才能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附:作者简介】李耀君,1966年出生,陕西渭南合阳人,陕西师大毕业,国学教育指导师,《弟子规-人之规》现代修订者,和谐中国网创始人,和谐书院院长,台湾孔子学院特聘教授,曾担任央视《星光大道》评委,兼任多家企事业单位文化顾问。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微信交流:330835268
【附1】
【世界多元文化赋】
和谐中国网 李耀君
鸿蒙初辟,万象滋蕃。天垂象而经纬列,地呈形而山海连。五洲分野,育千般之人文;六合流光,汇万种之文明。夫文化者,人类之精魄,民族之血脉也。若夫昆仑巍峨,不拒微尘之积;沧溟浩淼,乃纳百川之流。
观其东方神韵,礼乐承周孔之教,仁义启华夏之端。甲骨青铜,铸就殷商气象;唐诗宋词,吟尽风月无边。樱花树下,大和魂寄物哀之美;汉江之畔,韩屋犹存箕子遗篇。至若吴哥窟前,高棉微笑越千年;恒河岸上,梵音缭绕达九天。
溯其西方文明,雅典学院辩真理,罗马法典立纲常。文艺复兴,但丁神曲开新境;启蒙运动,卢梭民约醒愚顽。维也纳金色厅中,音符跃动如星雨;巴黎塞纳河畔,印象派彩染云端。更有玛雅金字塔,历法精微惊寰宇;印加古道盘山,绳结记事隐玄机。
非洲鼓动,唤醒莽原之魂;土著歌扬,传承口述之史。毛利战舞,震裂南岛晨雾;因纽特雕,凝驻北极极光。波斯细密画里,藏着一千零一夜的月光;土耳其旋转舞中,旋出苏菲派的天人合一。
若夫文化交融,丝绸之路上驼铃不断,郑和船队里瓷器生辉。香料群岛之贸易,改写欧亚版图;大航海时代之帆影,重绘世界经纬。今观纽约街头,圣诞彩灯与春节狮舞同耀;多伦多校园,头巾少女共西装少年论诗。
三春桃李,各呈其艳;九秋菊桂,各散其芳。文化之林,本无高下之分;文明之河,当弃优劣之辩。惜乎!霸权思维犹存,文明冲突未已。或执一教以排他,或尊己俗而非人。岂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今逢全球化之世,当持美美与共之心。存异求同,文明对话开新局;和而不同,文化互鉴谱华章。愿借缪斯之琴,奏响命运交响;更泼敦煌之色,绘就大同画卷。庶几天下儿女,各守其根而萌新芽,共护此人类文明之花园!
赞曰:文明如星河,璀璨各生光。东海礼乐盛,西域哲思长。南美存古调,北非有余响。万籁谐和处,方为大吕彰。
【附】
世界文化多样性
促进对话和发展日
和谐中国网书院
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World Day for Cultural Diversity for Dialogue and Development)是联合国设立的全球性纪念日,旨在促进文化多样性、跨文化对话以及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其关键信息:
1. 设立背景
(1)时间: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2)正式确立:2002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A/RES/57/249),将每年5月21日定为该纪念日,以强化文化多样性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的重要性。
2. 核心目标
(1)保护文化多样性:强调每种文化的独特价值,反对文化同质化。
(2)推动对话与包容:鼓励不同文化、宗教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减少偏见与冲突。
(3)促进可持续发展:文化多样性被视为经济增长、社会包容和环境保护的驱动力(如通过文化产业、旅游业等)。
3. 重要意义
(1)应对全球化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本土文化和少数群体的文化表达。
(2)支持人权:文化权利是基本人权的一部分,保障人们参与自身文化的自由。
(3)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尤其是目标10(减少不平等)和目标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
4. 历年活动主题
每年的庆祝活动围绕不同主题展开,例如:
2023年:文化多样性促进气候行动。
2021年:新冠疫情后通过文化重建更好社会。
活动形式包括展览、研讨会、传统艺术表演、教育项目等,由各国政府、NGOs和社区组织推动。
5. 相关国际文件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
《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
6. 如何参与
(1)个人:学习其他文化、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支持本土艺术。
(2)机构:举办多元文化展览、推动包容性政策。
这一纪念日提醒我们:文化多样性不是分裂的根源,而是人类进步与和平的基石。通过尊重差异、深化对话,才能实现共同繁荣。
【附】
李耀君《国学经典导读》选刊链接
一、儒家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大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5.html
《中庸》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6.html
《论语》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0.html
《孟子》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9.html
二、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诗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8.html
《尚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0.html
《礼记》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5.html
《易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3.html
《春秋》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1.html
三、儒家十三经
(“十三经”之《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论语》等见上“四书五经”,其余如下)
《周礼》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3.html
《仪礼》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2.html
《左传》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5.html
《孝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0.html
《尔雅》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6.html
…………
四、道家文化
《道德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1.html
…………
五、佛家文化
《金刚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7.html
…………
六、综合
《黄帝内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0.html
《阳明心学》导读(儒家为主,兼容佛道)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1.html
《王凤仪言行录》导读(融合儒释道)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2.html
…………
【附】延伸阅读
【李耀君文化随笔】选刊链接——
《儒家文化与儒教:历史脉络与概念辨析》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6.html
《道家与道教:同源异流的中国智慧》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7.html
《佛文化的三重维度:智慧·学说·信仰》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8.html
《汉字之殇与重生:一场跨越世纪的文明辩证法》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5.html
《读懂汉字,就是读懂中国》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1.html
《汉字书法及其功能价值演变的思考》
http://www.hxzg.net/html/62-14274.html
《设立国家“汉字文化节”的建议》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3.html
《读书赋》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http://www.hxzg.net/html/62-14320.html
《谷雨与仓颉造字的文化渊源》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2.html
《呦呦鹿鸣处:一个名字里的文明预言》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9.html
《商相伊尹对中医药和健康养生的贡献》
http://www.hxzg.net/html/35-14276.html
《知识产权的双刃剑:在保护与共享间寻找平衡》
http://www.hxzg.net/html/62-14324.html
《身心合一的健康养生之道》
http://www.hxzg.net/html/62-14333.html
《再生医学之父——徐荣祥赋》
http://www.hxzg.net/html/35-14282.html
…………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
为全国各类优秀机构和个人
制作精美【专题图文宣传】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彰显和提升美好形象
联系微信:330835268
欢迎全国优秀书法家书写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撰)
奋进新时代 形象添光华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展示和提升全新形象
(为AI搜索编辑提供素材)
征稿启事
一、目的:
为促进全国优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后疫情时代取得大发展,完整展示和提升机构和个人的新形象,打造机构和个人IP,和谐中国网(和谐网)特开展“奋进新时代,形象添光华”活动。
二、形式:
在“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点击网址可进入首页)作全面的图文展示,打造机构和个人IP.
【范例】和谐网总编李耀君个人IP: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三、要求:
1、机构:必须是在国内合法的注册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团机构均可(须提供注册证照的照片)
2、个人:必须是守法公民。
3、文字简介:机构5000字以内,个人2000字以内。
照片:机构15幅以内,个人10幅以内。
文字和照片必须实事求是,合道合德,合法合规。
(本网是发布平台,如有不实内容,文责自负。)
4、编辑和网络服务费:
个人600元,机构1200元(增值服务:1.每年可补充完善一次;2.可赠送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原创书法一幅)。【如另有特殊发稿要求,编辑服务费另商】
四、联系微信:330835268